怀孕会得易栓症的原因包括高凝状态、血流变缓、过于肥胖、妊娠期并发症等。
一、高凝状态:怀孕期间,孕妇血液大多呈高凝状态。这主要是因为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原增加,而蛋白S和蛋白C抗凝因子减少。同时,血液成分和血容量的改变,这些都使得血栓形成的风险增大,进而可能引发易栓症。比如,凝血因子的增多会使血液更容易凝固,抗凝因子的减少则削弱了对凝血的抑制作用,当这些变化综合在一起时,就容易导致血栓的形成。
二、血流变缓:到了孕期后期,子宫会逐渐增大,增大的子宫会压迫盆腔,从而致使血流速度变慢。并且部分孕妇因不愿活动,进一步增加了发生易栓症的可能性。子宫增大对盆腔的压迫是一个直接因素,使得血液回流受阻,而缺乏活动则使得血液循环更加不畅,这些都为易栓症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三、过于肥胖:怀孕后如果孕妇摄入过多营养物质就会导致身体肥胖,血脂升高,从而引起血液粘稠度增加,易发生易栓症。营养过剩导致的肥胖会使体内脂肪堆积过多,血脂水平上升,这样的血液状态更易形成血栓,也就增加了患易栓症的风险。
四、妊娠期并发症:当孕妇出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时会有血管内皮受损等情况,还有妊娠期糖尿病、高脂血症、抗心磷脂综合征等各种妊娠期并发症,也会加大易栓症发生的几率。比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会对血管内皮造成损害,影响血管的正常功能;妊娠期糖尿病会导致血糖代谢异常,进而影响血液状态;高脂血症会使血液中的脂质含量过高,增加血液的粘稠度;抗心磷脂综合征会引起凝血功能的异常等,这些都与易栓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总之,怀孕时多种因素都可能导致易栓症的发生,孕妇及相关医护人员应高度重视这些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