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观察社交互动方面的表现
(一)目光接触异常
孩子在6-12个月大时,正常情况下会有良好的目光接触,比如当叫其名字时会看向叫他的人。而自闭症儿童可能在这个阶段就表现出目光接触少,不注视对方眼睛,或者在交流时回避目光。例如,在亲子互动中,正常孩子会随着大人的引导而有目光的追随,自闭症孩子可能很少有这样的反应。
(二)对他人的反应异常
1.缺乏分享式注意:正常儿童在9-18个月时会有分享式注意的行为,比如看到有趣的事物会指向并看向成人,想和成人一起分享这种体验。但自闭症儿童往往缺乏这种行为,他们不会主动与他人分享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对周围人的存在和反应不敏感。
2.社交微笑异常:正常孩子在6个月左右开始出现有社交意义的微笑,会对熟悉的人露出自然的微笑来进行社交互动。而自闭症儿童可能微笑出现得晚,或者微笑不是出于社交目的,比如在没有相应社交情境时也会出现微笑,或者很少对他人的友好表示做出回应性的微笑。
二、语言发展方面的表现
(一)语言发育迟缓
1.语言理解延迟:一般孩子在12个月时能理解一些简单的指令,如“把玩具给我”等。自闭症儿童可能到相应月龄还不能理解简单指令,对他人的语言反应迟钝,比如叫名字没有反应或者反应不及时。
2.语言表达延迟:正常孩子12-18个月开始说第一个有意义的词,而自闭症儿童可能语言发育明显落后,到24个月还不会说有意义的词汇,或者虽然会说话,但语言内容异常,如重复刻板的语言,像不断重复某个广告词、无意义的词语等。
三、行为模式方面的表现
(一)重复刻板行为
1.动作刻板:自闭症儿童常常有重复刻板的动作,比如拍手、摇晃身体、旋转物品等,而且这些动作会持续很长时间,很难被打断。例如,有的孩子会不停地原地转圈,直到自己疲劳为止。
2.对物品的异常偏好:他们可能对某些物品有特殊的偏好和使用方式,比如只喜欢玩某一种形状的玩具,而且必须按照固定的方式玩,不容许有任何改变。如果改变了玩的方式,孩子可能会出现明显的情绪反应。
(二)对环境变化的过度反应
正常孩子对环境的一些小变化可能能够适应,但自闭症儿童往往对环境中的微小变化非常敏感,比如家具的摆放位置改变、日常活动顺序的调整等,都会引起他们强烈的情绪反应,如哭闹、发脾气等。
四、诊断评估的专业手段
(一)儿童行为量表
1.适用年龄范围:有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行为量表,如婴幼儿童行为量表适用于幼儿阶段,学龄儿童有相应的量表。通过家长填写量表,评估孩子在社交、语言、行为等方面的表现,从而初步判断是否有自闭症倾向。
2.评分标准及意义:量表有特定的评分标准,根据孩子各项行为表现的得分情况来判断孩子是否符合自闭症的相关表现模式。例如,某些项目得分过高则提示可能存在自闭症相关问题。
(二)专业医生的全面评估
专业医生会对孩子进行全面的神经系统检查、发育评估等。医生会详细询问孩子的发育史、家族史等情况,然后通过与孩子互动、观察孩子在不同情境下的表现来综合判断。例如,医生会观察孩子在陌生环境中的反应、与医生的互动情况等,从而做出准确的诊断。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在上述多个方面存在明显异于同龄正常儿童的表现,应及时带孩子到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诊断,以便早期发现、早期干预,促进孩子的康复和发展。同时,不同年龄的孩子在评估时需要考虑其相应的发育阶段特点,比如婴儿期和学龄期的表现形式可能有所不同,但核心的自闭症特征在不同年龄阶段都可能有所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