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后跟疼痛上面疼是什么原因

一、跟腱炎

跟腱是连接小腿肌肉与脚后跟的强韧纤维结构,运动过度等原因易致跟腱炎,引发脚后跟上面疼痛。比如长期进行跑步等需要频繁踮脚的运动,跟腱反复受到牵拉,就可能引发炎症,出现疼痛、肿胀等症状,尤其在晨起或休息后开始活动时疼痛较为明显,活动后可能会有所缓解,但过度活动又会加重疼痛。不同年龄段人群都可能患病,年轻人因运动较多相对更易发生,女性在穿着不合适的鞋子进行运动时也需留意。

二、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是从脚后跟延伸到前脚掌的一层结缔组织,长时间走路、跑步等使足底筋膜受到过多压力,易引发足底筋膜炎,导致脚后跟上面疼痛。比如体重较大的人,身体重量对足底筋膜产生的压力更大,更容易出现足底筋膜炎。晨起第一步着地时疼痛往往较为剧烈,行走一段时间后疼痛可能会有所减轻,但长时间行走或站立后又会复发。不同性别都可能罹患,体重较大者风险相对更高。

三、跟骨骨刺

跟骨骨刺是跟骨骨质增生形成的小突起,它会刺激周围的软组织,从而引起脚后跟上面疼痛。多见于中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跟骨发生退变,容易长出骨刺。长期站立或行走、不合适的鞋子等因素可能促进跟骨骨刺的形成,疼痛通常在行走时较为明显,尤其是刚开始行走时,有时会有脚跟不敢着地的情况。

四、外伤

脚部受到直接撞击等外伤,如从高处跳下、脚部被重物砸到等,可能导致脚后跟上面的软组织损伤甚至骨折,从而引起疼痛。不同年龄、性别都可能发生,比如从事建筑等高危行业的人群,发生外伤的风险相对较高。受伤部位会有明显的肿胀、淤血等表现,疼痛较为剧烈,影响脚部的正常活动。

五、感染

脚后跟上面局部皮肤感染,如细菌感染等,也可能引发疼痛,同时可能伴有局部的红、肿、热、痛等表现。任何年龄段都可能发生,糖尿病患者由于自身免疫力相对较低,发生感染的风险更高,且感染后恢复相对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