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咳嗽性晕厥的定义及发病机制
咳嗽性晕厥是指因剧烈咳嗽引发的短暂性意识丧失且能自行恢复的临床综合征。其发病机制主要与剧烈咳嗽时胸腔内压及颅内压急剧升高,致使脑血流灌注短暂减少有关,进而影响脑部正常功能导致意识丧失。
二、临床表现
患者通常在剧烈咳嗽过程中或咳嗽后瞬间出现意识丧失,持续时间一般为数秒至数十秒,可伴有身体跌倒等情况,发作后能自行恢复,恢复后多无明显后遗症,但需警惕跌倒引发的外伤。
三、诊断
主要依据典型病史,即明确有咳嗽后短暂意识丧失的过程,同时需通过相关检查排除其他可导致晕厥的疾病,如心源性晕厥、脑源性晕厥等,通过心电图、头颅影像学等检查进行鉴别诊断。
四、治疗
(一)避免诱发因素
积极治疗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等可引起剧烈咳嗽的原发疾病,减少咳嗽发作频率,从而降低晕厥发生风险。
(二)药物治疗
可使用止咳药物缓解咳嗽症状,如选择合适的止咳剂,但需注意药物选择应基于患者具体病情且遵循循证医学原则,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为主。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需格外关注,及时治疗引发咳嗽的疾病,避免因剧烈咳嗽导致跌倒造成外伤,治疗时需充分考量儿童生理特点,优先选择对儿童相对安全的干预措施。
老年患者:需综合评估其基础疾病状况,治疗咳嗽相关疾病时要留意药物间相互作用,同时关注因晕厥跌倒可能带来的二次损伤风险,治疗过程中需全面考虑其身体状况进行个体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