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药物干预为主
1.控制原发疾病:积极诊治引发咳嗽的根源性病症,若为呼吸道感染需遵医嘱进行抗感染等针对性治疗,若是哮喘则规范控制气道炎症等,因为原发疾病控制不佳会持续刺激咳嗽,进而增加咳嗽性昏厥发生频次,例如呼吸道感染未得到有效控制时,咳嗽会反复诱发昏厥风险。
2.体位调整:当出现咳嗽征兆或正在咳嗽时,立即采取下蹲或平卧姿势,此举措可避免因咳嗽导致胸腔内压力骤变引发脑供血短暂不足加重,尤其对于老年人平衡功能减退者、儿童气道防御相对较弱易频繁咳嗽者,能最大程度降低因咳嗽发作时体位不当造成跌倒等二次损伤风险。
二、药物治疗辅助
若非药物干预效果欠佳,可考虑使用镇咳药物,如右美沙芬等,但需充分考量特殊人群情况,儿童群体应优先以非药物干预为主,避免随意选用镇咳药,因低龄儿童肝肾功能发育不完善,药物代谢能力弱,不当用药可能引发不良反应;对于有基础疾病患者,如合并心血管疾病者,选用镇咳药时需谨慎评估药物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确保在缓解咳嗽的同时不对心血管功能造成额外不良冲击。
三、特殊人群注意要点
老年人:由于机体各项机能衰退,应对咳嗽性昏厥的代偿能力下降,除严格落实控制原发咳嗽疾病、规范体位调整外,日常生活中需有人陪伴,防止咳嗽发作时因反应迟缓发生意外跌倒,且在选择治疗措施时更要兼顾机体耐受性,优先考量对机体负担小的干预方式。
儿童:儿童发生咳嗽性昏厥相对少见,一旦出现,首要以非药物干预保障安全,迅速将儿童置于安全体位,避免晃动等刺激,同时快速查找引发儿童咳嗽的诱因,如排查呼吸道异物等紧急情况,及时送医明确病因并针对性处理,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避免不恰当用药对儿童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有基础疾病患者:如合并呼吸系统与心血管系统共存疾病者,在治疗咳嗽过程中,要综合评估原发基础疾病状况,在控制咳嗽时需权衡镇咳药物对心血管功能的潜在影响,确保治疗方案在缓解咳嗽、降低昏厥风险的同时,不对基础疾病产生不利叠加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