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呼吸有鸣音

一、可能的病因

(一)儿童人群

1.支气管哮喘:多见于有过敏体质的儿童,如本身对花粉、尘螨等过敏。当接触相关过敏原后,气道发生炎症反应,导致支气管收缩、黏液分泌增加,出现咳嗽伴有呼吸鸣音。例如,有研究表明,儿童哮喘患者中约30%-40%在发作时可闻及双肺广泛的呼气性哮鸣音。

2.急性毛细支气管炎:常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引起。病毒感染导致细支气管炎症、水肿,管腔狭窄,气流通过时产生鸣音,同时伴有咳嗽。该疾病在冬春季高发,约70%的患儿会出现呼吸急促及呼气性喘鸣音。

(二)成人人群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多见于长期吸烟的成人,由于长期吸烟导致气道慢性炎症,气道壁增厚、黏液分泌增多,气流受限,从而出现咳嗽、呼吸有鸣音。研究显示,COPD患者中约80%在急性加重期可闻及呼气延长伴哮鸣音或湿啰音。

2.支气管扩张:多有既往呼吸道感染病史,如儿童期患过麻疹、百日咳等。气道反复感染导致支气管结构破坏、扩张,分泌物引流不畅,继发感染时出现咳嗽、咳脓痰及呼吸鸣音。

二、相关检查

(一)影像学检查

1.胸部X线:对于儿童咳嗽呼吸有鸣音的情况,可初步了解肺部大致情况,如支气管哮喘发作时胸部X线可无明显异常,或呈现过度充气征;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时胸部X线可见不同程度的肺气肿及肺纹理增粗。成人COPD患者胸部X线可见肺纹理增粗、紊乱等非特异性改变,支气管扩张患者胸部X线可表现为卷发样阴影。

2.胸部CT:能更清晰地显示肺部结构,对于支气管扩张可明确扩张的部位、范围;对于不典型的支气管哮喘或COPD患者,胸部CT有助于鉴别诊断,如COPD患者胸部CT可见肺气肿表现、支气管壁增厚等。

(二)肺功能检查

1.通气功能检查:对于支气管哮喘患者,可发现可逆性气流受限,如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₁)/用力肺活量(FVC)比值降低,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COPD患者则表现为不可逆性气流受限,FEV₁/FVC<70%。

2.支气管激发试验:对于临床怀疑哮喘但肺功能正常的患者,可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若结果阳性提示气道高反应性,支持哮喘诊断。

(三)痰液检查

对于咳嗽有较多痰液的患者,进行痰液涂片及培养检查。如支气管扩张患者痰液涂片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痰培养可发现致病菌,如铜绿假单胞菌等;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痰液培养可明确感染的病原菌,指导抗生素使用。

三、治疗原则

(一)儿童人群

1.支气管哮喘:首先脱离过敏原,如避免接触花粉、尘螨等。轻度发作可吸入短效β₂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气雾剂;中重度发作需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等治疗。同时,要注意儿童的年龄特点,如婴幼儿用药需选择合适的剂型,避免使用不适合的药物。

2.急性毛细支气管炎: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如保持呼吸道通畅,可通过吸痰、翻身拍背等方式。对于病毒感染引起的,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主要是氧疗、补液等支持治疗。低龄儿童病情变化快,需密切观察呼吸、血氧等情况。

(二)成人人群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要戒烟,进行呼吸康复训练。急性加重期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治疗,如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如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等)、糖皮质激素及抗感染治疗。对于呼吸有鸣音明显的患者,可根据情况调整用药。

2.支气管扩张:主要是控制感染、促进痰液引流。根据痰培养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如存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可选用头孢他啶等。通过体位引流、使用祛痰药物(如氨溴索)等促进痰液排出,以减轻咳嗽及呼吸鸣音。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1.婴幼儿用药需特别谨慎,避免使用可能影响儿童生长发育或有严重不良反应的药物。如对于哮喘的治疗,尽量选择局部作用的吸入制剂,减少全身药物的吸收。同时,要注意保持儿童呼吸道的湿润,避免过度干燥加重气道不适。

2.有过敏体质的儿童,家长要详细记录过敏原,在日常生活中严格避免接触,如花粉季节减少外出,保持室内清洁、减少尘螨等。

(二)成人

1.长期吸烟的成人COPD患者,必须严格戒烟,吸烟是导致病情进展的重要危险因素。同时,要注意避免接触空气污染等环境因素,如在雾霾天气尽量减少外出。对于老年患者,要关注其日常活动能力,如咳嗽呼吸有鸣音影响日常生活时,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