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理性原因
(一)月经相关情况
1.经期前后少量褐色分泌物
-女性在月经来潮前1-2天或月经即将结束时,可能会出现少量褐色东西流出的情况。这是因为少量子宫内膜提前脱落或月经末期经血量少,在阴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被氧化,从而呈现褐色。例如,正常月经周期为28-30天,经期3-7天,在月经周期的起始阶段,少量子宫内膜开始剥落,出血量少,就可能出现这种现象。对于青春期女性,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尚未完全成熟,月经初潮后的1-2年内可能会出现月经周期不规律,经期前后出现少量褐色分泌物的情况较为常见;对于育龄期女性,若近期生活方式有较大改变,如压力增大、作息不规律等,也可能影响月经,导致经期前后出现褐色分泌物。
2.排卵期出血
-部分女性在排卵期会出现少量阴道出血,表现为褐色东西流出。这是由于排卵后体内雌激素水平短暂下降,子宫内膜失去雌激素的支持而少量脱落引起的。一般出血量较少,持续时间短,大多2-3天可自行停止。排卵期出血在有正常排卵的女性中都可能发生,对于处于生育年龄、月经周期规律(如月经周期28-30天,排卵期一般在下次月经前14天左右)的女性较为常见。若排卵期出血频繁或出血量较多,可能需要就医检查,排除其他疾病。
二、病理性原因
(一)妇科疾病
1.宫颈炎
-宫颈炎患者宫颈黏膜充血、水肿,容易出现接触性出血或阴道不规则出血,血液在阴道内停留后可变为褐色流出。宫颈炎分为急性和慢性,慢性宫颈炎较为常见,多由急性宫颈炎迁延不愈所致。性生活、妇科检查等刺激后容易诱发出血。育龄期女性是宫颈炎的高发人群,尤其是有多个性伴侣、性生活过早的女性。例如,有研究表明,性生活开始年龄小于16岁、性伴侣数大于等于3个的女性,宫颈炎的发生率明显升高。
2.子宫内膜炎
-子宫内膜炎是子宫内膜的炎症,炎症刺激导致子宫内膜充血、水肿,可有不规则阴道出血,表现为褐色分泌物排出。患者还可能伴有下腹痛、白带增多等症状。子宫内膜炎可发生在各个年龄段,尤其是产后、流产后女性,因为此时机体抵抗力下降,细菌容易侵入子宫内膜引发炎症。例如,产后宫腔内有胎盘、胎膜残留时,更容易发生子宫内膜炎。
3.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良性肿瘤,黏膜下子宫肌瘤可导致子宫内膜面积增大,影响子宫收缩,引起阴道不规则出血,表现为褐色分泌物。此外,子宫肌瘤还可能引起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子宫肌瘤多见于30-50岁的女性,其发生可能与雌激素水平有关。有研究发现,子宫肌瘤患者体内雌激素水平往往高于正常女性。
4.宫颈息肉
-宫颈息肉是宫颈管黏膜局部增生形成的赘生物,质软易出血,常表现为少量点滴出血,呈褐色,可在性生活或妇科检查后出血增多。宫颈息肉任何年龄均可发生,但以育龄女性多见。由于宫颈息肉是慢性炎症长期刺激引起的,所以保持外阴清洁、积极治疗慢性炎症有助于预防宫颈息肉的发生。
5.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多见于绝经后女性,但近年来也有年轻化趋势。主要表现为绝经后阴道不规则出血,量一般不多,还可伴有阴道排液,多为血性或浆液性分泌物,合并感染时可有脓血性排液,可呈褐色。对于绝经后出现阴道褐色分泌物的女性,应高度警惕子宫内膜癌的可能。其发生与雌激素长期刺激子宫内膜、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有关。例如,肥胖女性体内脂肪组织较多,脂肪细胞可将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长期高水平的雌激素刺激子宫内膜,增加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风险。
6.宫颈癌
-宫颈癌早期常表现为接触性出血,如性生活后或妇科检查后少量出血,也可表现为不规则阴道出血,晚期则为大量出血。阴道出血可呈褐色或鲜红色,同时可伴有阴道排液,多为白色或血性、稀薄如水样或米泔状、有腥臭味的分泌物。宫颈癌好发于35-55岁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尤其是高危型HPV持续感染。例如,HPV16、HPV18等高危型别持续感染,可导致宫颈上皮内瘤变,进而发展为宫颈癌。
(二)内分泌失调
1.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由于内分泌紊乱,雄激素水平升高,雌激素代谢异常,可出现月经失调,表现为月经稀发、闭经,或出现不规则子宫出血,出血量少,呈褐色。患者还常伴有多毛、肥胖、不孕等症状。多囊卵巢综合征多见于青春期和育龄期女性,其发病与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例如,长期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可加重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情,导致内分泌失调进一步加重,阴道褐色分泌物的情况可能更明显。
2.甲状腺功能异常
-甲状腺功能减退或亢进都可能影响内分泌系统,从而导致月经紊乱,出现褐色分泌物。甲状腺激素对机体的代谢、生殖等功能都有重要调节作用。甲状腺功能减退时,机体代谢减缓,可能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导致月经周期延长、经量减少,甚至出现闭经,也可能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甲状腺功能亢进时,机体代谢加快,也可能引起内分泌紊乱,出现月经失调。任何年龄的女性都可能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尤其是有家族甲状腺疾病史、自身免疫性疾病史的女性更容易发病。
三、其他原因
(一)宫内节育器影响
-部分女性放置宫内节育器后,可能会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表现为褐色分泌物。这是因为宫内节育器作为异物,刺激子宫内膜,引起子宫收缩,导致血管破裂出血。一般在放置节育器后的3-6个月内较为常见,随着机体对节育器的适应,症状可能会逐渐减轻。对于放置宫内节育器的女性,尤其是育龄期有避孕需求的女性,需要关注放置节育器后的阴道出血情况。如果出血持续时间长、出血量多或伴有腹痛等不适,应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要调整节育器或采取其他避孕措施。
下体有褐色东西流出可能由多种生理性或病理性原因引起,女性若发现有此情况,应密切观察出血的量、颜色、持续时间等,并结合自身情况综合判断。如果褐色分泌物持续出现、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如腹痛、白带异常等)或处于特殊时期(如绝经后),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妇科检查、B超检查、激素水平测定等),以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