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可能的原因及相关机制
(一)胎儿自身因素
1.胎儿睡眠周期:怀孕五个多月时,胎儿有自己的睡眠-觉醒周期,正常情况下胎儿睡眠时胎动会相对减少,这是一种生理现象,一般胎儿睡眠持续时间约为20-40分钟,之后会恢复正常胎动。
2.胎儿个体差异:不同胎儿的活动频率本就存在差异,有的胎儿相对较为安静,在某一时间段胎动减少可能只是其自身活动特点的体现,但也需要进一步观察判断是否为异常情况。
(二)孕妇因素
1.孕妇体位:孕妇长时间处于仰卧位,增大的子宫可能会压迫下腔静脉,导致子宫胎盘血流量减少,从而引起胎儿宫内供氧相对不足,使胎动减少。而当孕妇改为侧卧位后,胎动可能会恢复正常。
2.孕妇身体状况:孕妇如果出现发热,体温超过38℃时,可能会影响胎儿的血氧供应,导致胎动减少;孕妇贫血时,血液携氧能力下降,也会影响胎儿,出现胎动减少的情况。另外,孕妇过度劳累、精神紧张等也可能影响胎儿,导致胎动暂时减少。
二、评估方法
(一)计数胎动的方法
孕妇可以采用早、中、晚各取1小时计数胎动的方式,将三个小时的胎动数相加后乘以4,得到12小时的胎动次数。正常情况下12小时胎动次数应在30次以上。如果12小时胎动次数少于10次,或者较以往12小时胎动次数减少超过50%,则提示可能存在胎儿宫内异常情况。例如,孕妇在早、中、晚分别计数1小时胎动,若早、中、晚1小时胎动次数分别为3次、2次、2次,相加为7次,乘以4后12小时胎动次数为28次,低于30次的正常范围,需要引起重视。
(二)胎心监测
可以通过胎心监护仪监测胎儿的胎心情况,正常胎心率为110-160次/分钟。如果胎心监护显示胎心率异常,如持续低于110次/分钟或高于160次/分钟,同时伴有胎动减少,提示胎儿可能存在宫内缺氧等问题。
三、应对措施及进一步处理
(一)一般处理
1.改变体位:孕妇立即改变体位,如从仰卧位改为左侧卧位,观察胎动是否恢复。左侧卧位可以减轻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改善子宫胎盘血流灌注。
2.补充能量:孕妇可以适量进食一些含糖的食物,如糖果、巧克力等,因为孕妇血糖降低时可能会影响胎儿的活动,进食后补充能量,观察胎动变化。
(二)及时就医
如果经过改变体位、补充能量等处理后,胎动仍未恢复正常,或者孕妇本身存在一些高危因素,如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等,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医生会进一步进行相关检查,如B超检查,了解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羊水情况等;还可能会进行胎心监护的连续监测,以更全面地评估胎儿在宫内的状况。如果确诊胎儿存在宫内缺氧等异常情况,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吸氧等,严重时可能需要提前终止妊娠来保障胎儿的安全。
四、不同人群(孕妇)的注意事项
孕妇在整个孕期都要密切关注胎动情况,尤其是怀孕五个多月时。要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过度紧张,保证充足的睡眠。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影响胎儿的孕妇自身疾病,如积极控制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等。同时,要学会正确的胎动计数方法,一旦发现胎动异常,不要惊慌,但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并就医,以确保胎儿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