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见原因及表现
(一)婴儿湿疹
多发生于2-3个月婴儿,面部初起为红斑,随后出现密集的丘疹、丘疱疹,严重时可融合成片,伴有瘙痒,宝宝常因瘙痒而搔抓。其发生与婴儿皮肤屏障功能尚未完善、遗传及环境等因素相关,过敏体质婴儿更易发病。
(二)痱子
夏季高温、湿度大时易出现,宝宝面部可见针尖至针头大小的丘疹、丘疱疹或小水疱,周围有轻度红晕,常因出汗不畅导致,宝宝活动后出汗增多可使症状加重。
(三)接触性皮炎
多因宝宝接触某些物质引起,如衣物材质、护肤品、玩具等,面部出现红斑、丘疹,边界清楚,有瘙痒感,去除接触物后若不及时处理,症状可能加重。
二、护理措施
(一)皮肤清洁
用温水轻柔清洁宝宝面部,水温宜32-38℃,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洗浴产品,清洁后及时用柔软干净的毛巾轻轻拍干,保持皮肤干爽。
(二)保湿护理
婴儿湿疹及痱子均需加强保湿,可使用医学护肤品中的保湿霜或润肤剂,锁住皮肤水分,修复皮肤屏障,每日可多次涂抹。
(三)环境调控
对于痱子,要保持室内温度适宜(22-26℃)、湿度适中(50%-60%),避免宝宝过热、出汗过多;接触性皮炎需避免宝宝再次接触可疑过敏原,如更换舒适材质的衣物,停用可疑护肤品等。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婴儿皮肤薄嫩,护理时动作务必轻柔,避免过度摩擦加重皮肤损伤。若宝宝疙瘩持续不缓解或出现脓疱、发热等异常表现,提示可能有感染等情况,需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评估处理,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措施,谨慎使用药物,尤其避免低龄儿童随意使用成人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