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肾萎缩主要见于双肾动脉狭窄以及各种肾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正常肾脏大小长径一般在9-12厘米,长径超过12厘米被称为增大,小于9厘米则被称为缩小。肾脏缩小意味着肾功能下降,其排毒、排水能力会减弱。而引起肾脏缩小常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双肾动脉狭窄。双肾动脉是为肾脏提供营养的血管,若此动脉狭窄,会导致肾脏营养供应不足,进而引起双肾缩小。
1.具体机制就是双肾动脉的狭窄使得肾脏得不到充足的养分,从而引发双肾的萎缩变小。
二、各种肾脏疾病发展至终末阶段。比如慢性肾小球肾炎、高血压肾病、狼疮性肾炎等,这些损伤因子对肾脏反复造成损伤,肾脏就会逐渐出现纤维化并萎缩变小。
1.以慢性肾小球肾炎为例,其对肾脏的持续损害会逐渐导致肾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最终致使肾脏缩小。
2.高血压肾病也是如此,长期的高血压状态对肾脏产生不良影响,促使肾脏逐渐萎缩。
一旦发现肾脏缩小,就需要明确肾脏当前的功能状态,可以通过进行肾功能检查或者双肾ECT检查来实现。此外,要积极查找双肾缩小的原因,并针对病因进行处理,尽可能挽救残存的肾功能。总之,了解双肾萎缩的常见原因,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和采取针对性措施,对于保护肾脏功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