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痴呆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脑功能障碍,并非急性致死疾病,过程缓慢且不可逆。患者积极干预治疗并做好护理,可存活十年以上,反之若未及早干预且家属护理不当,三到五年可能发展为重度痴呆,出现肺炎、压疮等并发症影响生活质量和寿命。患病原因包括:一、遗传因素,有家族遗传史的人易高发;二、年龄,年龄增长是最大危险因素,并非正常衰老表现,随年龄增长患病概率逐年增加;三、轻度认知障碍,记忆力等思维能力衰退程度超年龄预期,增加痴呆风险;四、较少社交和低教育水平,缺乏社交活动和低教育者可能患病;五、脑部重创,如头部外伤等增加患病风险;六、全身性疾病,如营养不良、某些疾病、焦虑抑郁等是独立危险因素;七、不良生活方式,如缺乏锻炼、吸烟、睡眠不足、高脂饮食、久坐不动等可增加患病风险。治疗方法有:一、药物治疗,1.改善认知功能药物,如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多奈哌齐、卡巴拉汀、石杉碱甲等)、N-甲基天冬氨酸(美金刚可拮抗NMDA受体调节谷氨酸活性,用于中重度患者治疗);2.疾病某阶段出现精神症状可给予抗抑郁药物(氟西汀、帕罗西汀、西酞普兰、盐酸舍曲林片等)和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奥氮平、奎硫平等),具体用药需专业医生指导。二、康复治疗,包括体能训练(徒手操、太极拳、床轮椅转移训练、行走等)、自理能力训练(洗面、穿衣、洗澡、大小便等)、认知功能训练(定向力、记忆力、理解力、注意力、判断力等训练,根据病情和文化程度制定个体化计划)。三、音乐治疗,激发患者当时记忆,减轻焦虑恐惧,减少环境刺激和不良反应,改善睡眠问题,提高生活满意度和自尊。四、日常护理,照料者要关注饮食、营养、清洁卫生,督促料理生活,鼓励参加活动,避免危险活动,对卧床患者要防褥疮、感染、骨折等。总之,老年痴呆需要综合治疗和精心护理来延缓病情进展和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