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皮肤纤维瘤
1.成因:可能与皮肤损伤等因素有关,是成纤维细胞或组织细胞灶性增生引致的一种真皮内的良性肿瘤。
2.表现:通常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坚实结节,一般直径小于1厘米,颜色可为棕红、黄褐至黑褐色等,一般无自觉症状。
3.人群差异:各年龄段均可发生,无明显性别差异,生活中皮肤曾受外伤等情况的人群相对更易出现。
二、脂肪瘤
1.成因:由成熟脂肪细胞构成的良性软组织肿瘤,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和脂肪代谢异常等有关。
2.表现:质地柔软,可推动,多为单个,也可多个存在,大小不一,好发于四肢、躯干等部位,一般无疼痛等不适症状。
3.人群差异:多见于成年人,尤其是30-50岁人群,性别差异不明显,体型肥胖等人群相对风险稍高。
三、表皮样囊肿
1.成因:是由于皮肤附件损伤等使表皮细胞植入皮下生长而形成的囊肿。
2.表现:位于皮下,边界清楚,质地较硬,大小不等,生长缓慢,一般无自觉症状,若继发感染可出现红肿、疼痛等表现。
3.人群差异:任何年龄均可发病,生活中皮肤有外伤史等情况的人易出现,无明显性别差异。
四、皮脂腺囊肿
1.成因:因皮脂腺导管阻塞后,腺体内皮脂聚积而形成。
2.表现:囊肿呈圆形,中等硬度,有弹性,高出皮面,与皮肤有粘连,表面可见皮脂腺开口的小黑点,继发感染时可有红肿、疼痛等。
3.人群差异:多见于青少年等,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异,喜食油腻食物等生活方式的人相对更易发生。
五、腱鞘巨细胞瘤
1.成因:病因不明,可能与慢性炎症、创伤等有关,是滑膜结缔组织的良性肿瘤。
2.表现:好发于手指和手部,也可发生于足部等部位,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结节,质地较硬,可与皮肤粘连,一般无疼痛,但若压迫周围组织可出现相应症状。
3.人群差异:各年龄段均可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手部活动较多等人群相对易患。
如果发现腿上有硬疙瘩,应及时就医,通过医生的体格检查、必要的影像学检查等明确硬疙瘩的性质,以便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例如,对于较小且无症状的良性病变可定期观察,若有异常变化或影响美观、功能等可考虑手术切除等治疗方式。对于儿童出现腿上硬疙瘩,家长更应重视,及时带孩子就医排查,因为儿童的情况可能有其特殊性,需谨慎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