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动过缓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药物治疗:
阿托品:为竞争性对抗乙酰胆碱对M胆碱受体的兴奋作用。适用于窦房结功能不全引起的心动过缓,也可用于治疗房室传导阻滞。
异丙肾上腺素:为β受体激动剂,对β1和β2受体均有强大的激动作用,对α受体几无作用。适用于任何类型的心动过缓,如房室传导阻滞、窦房结功能衰竭所致的心动过缓等。
2.心脏起搏器治疗:
临时心脏起搏器:适用于有症状的心动过缓、有症状的窦性停搏、双束支或三分支阻滞、颈动脉窦过敏引起的心率减慢、房室传导阻滞二度Ⅱ型及二度Ⅱ型以上、病窦综合征或房室传导阻滞,心室率经常低于50次/分,有明确的临床症状,或间歇发生心室率低于40次/分,或有长达3秒的R-R间歇,虽无症状但电生理检查显示有显著窦房结功能障碍者。
永久心脏起搏器:适用于有临床症状的任何水平的完全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束支-分支水平阻滞,间歇发生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有窦房结功能障碍或房室传导阻滞患者,但心室率经常达50次/分或以上。
3.手术治疗:
如患者因心脏传导系统退行性病变或其他疾病,已造成双束支病变或三分支病变,或虽为单支病变,但内科治疗效果不佳,预期药物或起搏治疗难以维持正常生活和工作,应考虑行希氏束或起搏器置入术。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法请以专业医生的建议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