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跨骨上边疼是怎么回事

一、肌肉骨骼相关原因

(一)运动相关损伤

1.运动过量或姿势不当

-若近期进行了大量涉及髋关节周围肌肉活动的运动,如长跑、踢球等,可能导致髋关节周围肌肉劳损。例如,长跑时髋关节周围的臀大肌、髂腰肌等反复收缩舒张,过度疲劳后会引起疼痛。从解剖角度看,髂腰肌起于腰椎两侧及髂窝,止于股骨小转子,在运动姿势不当,如跑步时髋关节过度屈曲或伸展幅度异常时,容易受到牵扯而产生疼痛。

-对于不同年龄段人群,年轻人运动较多,发生此类损伤的风险相对较高;而中老年人若突然增加运动量,也容易出现肌肉劳损导致左跨骨上边疼。

2.肌肉拉伤

-剧烈运动中,如快速扭转髋关节时,可能导致髋关节周围肌肉拉伤。以臀中肌拉伤为例,臀中肌位于臀部外侧,起于髂骨翼外面,止于股骨大转子,在髋关节扭转等动作时易受伤。肌肉拉伤后,局部会出现疼痛、肿胀,活动髋关节时疼痛加剧。不同性别在运动损伤风险上无绝对差异,但女性可能因骨盆结构等因素在某些运动姿势下更易发生特定肌肉的拉伤。

(二)髋关节本身问题

1.髋关节滑膜炎

-儿童相对高发,多与感染、创伤等因素有关。感染因素可能是细菌或病毒感染后引起髋关节滑膜的炎症反应。患儿会出现左跨骨上边疼,同时可能伴有髋关节活动受限,如屈伸、旋转等活动时疼痛加重。对于儿童,由于其表述能力有限,家长需密切观察孩子髋关节的活动情况及是否有发热等伴随症状。而成人也可能因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引发髋关节滑膜炎,如类风湿关节炎累及髋关节时,可出现滑膜炎导致疼痛。

2.髋关节骨关节炎

-中老年人较为常见,随着年龄增长,髋关节软骨逐渐磨损退变,骨质增生等。髋关节软骨的磨损会导致关节间隙变窄,骨质增生刺激周围组织引起疼痛。女性绝经后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骨代谢发生变化,患髋关节骨关节炎的风险相对增加。患者会感觉左跨骨上边疼痛,活动时疼痛明显,休息后可稍有缓解,病情严重时可能影响行走功能。

二、神经相关原因

(一)腰椎间盘突出症

1.发病机制

-腰椎间盘的退变、损伤等因素可导致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当突出的椎间盘压迫到支配髋关节区域的神经时,会引起左跨骨上边疼。例如,腰4-5、腰5-骶1椎间盘突出,可能压迫相应神经根,导致髋关节周围出现放射性疼痛。不同年龄段人群均可发病,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久坐久站的人群风险较高。年轻人可能因腰部急性损伤等引发,中老年人则多因椎间盘退变累积所致。

2.伴随症状

-除了左跨骨上边疼外,还可能伴有腰部疼痛、下肢麻木等症状。腰部疼痛可表现为酸痛、胀痛等不同性质,下肢麻木多从臀部沿大腿后侧、小腿外侧等区域放射。

三、其他原因

(一)泌尿系统问题

1.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结石可引起放射性疼痛,当结石位于输尿管下端时,疼痛可能放射到腹股沟区,包括左跨骨上边区域。结石在输尿管内移动时,会刺激输尿管平滑肌,引起剧烈疼痛,疼痛性质多为绞痛。患者还可能伴有血尿、尿频、尿急等症状。不同年龄段均可发生,男性相对女性可能因解剖结构等因素稍高风险。对于有泌尿系统结石病史的人群,更应警惕此类情况。

2.肾盂肾炎

-肾盂肾炎是肾盂和肾实质的炎症,多由细菌感染引起。除了有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外,也可能出现腰部及腹股沟区(包括左跨骨上边)疼痛,疼痛可为隐痛或胀痛。女性由于尿道短等生理特点,更容易发生肾盂肾炎,尤其是在妊娠期、经期等特殊时期。

(二)妇科问题(女性)

1.盆腔炎

-女性盆腔内的器官炎症,如盆腔炎,可引起下腹部及髋关节周围区域的疼痛。盆腔炎多由细菌感染盆腔内的子宫、输卵管、卵巢等器官引起,炎症刺激周围组织导致疼痛。患者可能伴有白带增多、月经紊乱等症状,在劳累、性交后疼痛可能加重。不同年龄段有性生活的女性均可能发病,尤其是性活跃期女性风险较高。

2.卵巢囊肿蒂扭转

-卵巢囊肿蒂扭转时,会出现突然的左跨骨上边剧烈疼痛,多发生于体位突然改变时。卵巢囊肿蒂包含输卵管、卵巢韧带等结构,扭转后导致血液循环障碍,引起剧烈疼痛。年轻女性较为常见,可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需及时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