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功能分级主要有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和Killip分级
NYHA分级
-Ⅰ级:患者有心脏病,但日常活动量不受限制,一般活动不引起乏力、呼吸困难等心衰症状。例如,患有轻度心脏病的中年人,日常正常工作、行走等活动不会出现心衰相关不适。对于这类人群,应注意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运动方式,如散步等),定期复查心脏功能,避免劳累、感染等诱发心衰的因素。
-Ⅱ级:心脏病患者的体力活动受到轻度限制,休息时无自觉症状,但平时一般活动下会出现乏力、呼吸困难等心衰症状。比如,有心脏病的人爬几层楼梯就会出现气短、乏力情况。此类患者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可适当进行轻体力活动,遵循医生建议进行药物等治疗,密切关注自身症状变化,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Ⅲ级:心脏病患者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小于平时一般活动即引起上述心衰症状。例如,稍微走路短距离就会出现心衰表现。这类患者需严格限制体力活动,充分休息,日常生活需要人协助,同时要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定期复诊,关注病情进展,注意预防感染等加重心衰的因素。
-Ⅳ级:心脏病患者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状态下也存在心衰症状,活动后加重。比如,静息状态下就有呼吸困难等表现。对于此类患者,要绝对卧床休息,生活需专人照料,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等情况,严格遵循医生制定的治疗方案,积极控制病情,改善生活质量。
Killip分级
-Ⅰ级:无心力衰竭征象,但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可升高,见于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对于发生AMI的患者,尤其是处于Ⅰ级的,要密切监护,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心率等情况,减少活动,保持环境安静,配合医生进行相关治疗,预防病情进展。
-Ⅱ级:有左心衰竭,肺部啰音小于50%肺野,可出现第三心音(S₃)、奔马律、持续性窦性心动过速或其他心律失常,静脉压升高,有肺淤血的X线表现。发生AMI处于Ⅱ级的心衰患者,需采取半卧位等改善呼吸的体位,严格按照医嘱用药,监测液体出入量等,注意患者的情绪状态,避免紧张焦虑等情绪加重病情。
-Ⅲ级:严重心力衰竭,出现急性肺水肿,肺部啰音大于50%肺野。此时患者病情较为危急,要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如高流量吸氧等,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配合医生进行强心、利尿等治疗,同时要安抚患者情绪,使其保持安静,减少耗氧量。
-Ⅳ级:出现心源性休克,收缩压小于90mmHg,尿少(小于20ml/h),躁动不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等。心源性休克患者病情危重,需立即进行抢救,采取抗休克治疗等,密切监测各项重要指标,加强对重要脏器功能的保护,注意保暖等护理措施,同时要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