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143怎么办

###一、明确血糖单位及初步评估

首先需明确血糖数值的单位,血糖常见单位为毫摩尔每升(mmol/L)和毫克每分升(mg/dL)。若为空腹血糖,正常范围通常为3.9~6.1mmol/L(70~110mg/dL);餐后2小时血糖应小于7.8mmol/L(<140mg/dL)。若测得血糖值为143,需先确认单位,若为mg/dL,143mg/dL已高于正常餐后血糖范围,若为mmol/L则严重超标,均提示血糖异常升高,需立即重视。

###二、立即采取的初步措施

1.复测血糖:使用可靠血糖仪再次检测血糖,确保数值准确,若多次测量结果均异常升高,需尽快行动。

2.观察症状:留意是否存在口渴、多饮、多尿、乏力、视物模糊等糖尿病典型症状,若有相关症状需高度警惕。

###三、就医评估与诊断

尽快前往医疗机构,由医生结合病史(如是否有糖尿病家族史、既往血糖情况等)、空腹/餐后/随机血糖检测结果、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综合评估,明确是新发糖尿病还是原有糖尿病病情控制不佳等情况。

###四、生活方式调整干预

1.饮食控制:遵循低糖、低脂、高膳食纤维饮食原则,减少精制谷物、糖果、甜饮料等高糖食物摄入,增加蔬菜、全谷物、优质蛋白(如瘦肉、鱼类、豆类)的摄入,控制每餐进食量,定时定量进餐。

2.适度运动:根据自身状况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运动时需注意避免低血糖,可在餐后1小时左右开始运动。

###五、药物干预(需遵医嘱)

若经医生评估需药物治疗,会根据具体病情开具合适药物,如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等,但患者不可自行擅自用药,需严格遵循医生指导。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血糖异常需格外谨慎,家长应严格控制儿童高糖食物摄入,运动需在家长陪同下进行,避免因血糖异常引发生长发育等问题。

-老年人:老年人血糖调节能力较弱,需警惕低血糖风险,调整生活方式及药物时需更谨慎,密切监测血糖变化,遵循医生制定的个体化方案。

-孕妇:孕妇血糖异常对自身及胎儿影响较大,需严格控制血糖,遵循营养师制定的饮食计划,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胰岛素治疗,确保母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