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上跑步的特点及适用人群
(一)优点
1.空气相对清新(部分情况):经过一夜植物的呼吸作用,清晨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相对在经过白天植物光合作用后会稍高,但在一些绿化较好且人口密度相对较低的区域,经过夜间空气的自然交换,早上的空气在未受交通等大量污染前可能有一定优势。研究表明,在绿化丰富区域,早上空气的负离子含量等指标可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对呼吸系统有一定益处,尤其是对于平时较少接触自然空气、长期处于室内的人群。
2.新陈代谢开启初期:经过一夜的休息,身体的新陈代谢在早上处于逐渐开启的状态,此时跑步可以促进新陈代谢的进一步加速。对于有减肥需求的人群,早上跑步在空腹状态下,身体会更多地利用脂肪作为能量来源,有助于消耗脂肪,提高减肥效果。不过这种效果也与个人的身体状况和跑步强度等有关,一般来说,中等强度的早上跑步持续30分钟以上,对脂肪的氧化分解会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3.时间相对固定:对于一些工作时间较为固定、有规律生活作息的人群,早上的时间相对容易安排用于跑步,能保证运动的规律性。比如一些上班族,早上早起跑步后,可以以较好的精神状态投入一天的工作。
(二)适用人群
1.作息规律且早起无不适的人群:这类人群身体已经适应早起的状态,早上跑步不会引起身体的过度疲劳或其他不适反应。例如一些退休后生活较为规律,每天早起锻炼的老年人,他们的身体机能经过长期的调整,早上跑步能够较好地适应。
2.希望利用空腹状态加速脂肪消耗的人群:对于单纯性肥胖且有减肥需求,同时胃肠道功能较好,没有空腹跑步不适反应的人群,早上空腹跑步可能是一种较好的选择。但需要注意的是,空腹跑步时要避免强度过大,以防出现低血糖等情况,一般建议先适当补充一些温水再开始跑步。
二、晚上跑步的特点及适用人群
(一)优点
1.身体活动能力较好:经过一天的活动,身体的肌肉温度升高,关节的灵活性增加,此时跑步时身体的柔韧性和运动能力相对更强。研究发现,下午或晚上人体的体温相对较高,肌肉的伸展性更好,心率、血压等指标在一天中相对更稳定,进行跑步运动时身体能够更好地适应运动负荷。例如对于运动员来说,晚上进行训练时,身体的运动表现往往更好,这是因为经过一天的活动,身体各系统已经处于较好的功能状态。
2.压力释放:一天的工作学习结束后,晚上跑步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压力释放方式。跑步过程中身体会分泌内啡肽等神经递质,能够帮助缓解一天积累的压力和紧张情绪,使人感到放松和愉悦。对于工作压力较大的上班族,晚上跑步后能够更好地放松身心,改善睡眠质量。一般来说,中等强度的晚上跑步30-60分钟,有助于促进内啡肽的分泌,达到较好的压力释放效果。
3.时间灵活度较高:对于一些白天工作繁忙,只有晚上有较为充裕时间的人群,晚上跑步可以很好地利用这段时间。比如一些自由职业者或者工作时间不固定的人群,晚上的时间相对自由,能够根据自己的节奏安排跑步运动。
(二)适用人群
1.白天工作繁忙晚上有时间的人群:这类人群由于白天的工作学习占据了大量时间,只有晚上才能进行运动,晚上跑步是他们较好的运动选择。例如一些程序员,白天长时间面对电脑工作,晚上通过跑步来放松身体和缓解疲劳。
2.希望通过运动改善睡眠的人群:适当强度的晚上跑步可以帮助调节身体的生物钟,对于入睡困难或睡眠质量较差的人群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跑步时间不宜过晚,一般建议在睡前2-3小时完成跑步运动,以免过度兴奋影响睡眠。一般来说,晚上7-9点进行30-60分钟的中等强度跑步,对改善睡眠有较好的帮助,但具体还需根据个人的睡眠情况进行调整。
三、不同人群的选择建议
(一)儿童青少年
1.年龄较小儿童:年龄较小的儿童(如6-12岁),身体机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早上跑步时要注意避免过早起床跑步影响夜间睡眠质量。建议如果选择早上跑步,起床时间不宜过早,一般7点以后较为合适,跑步强度以轻松慢跑为主,每次跑步时间控制在20-30分钟。而对于晚上跑步,要注意避免在睡前1小时内进行剧烈跑步,以防过度兴奋导致难以入睡。对于青少年(13-18岁),如果白天学习任务较重,晚上有时间的话,晚上跑步是较好的选择,跑步强度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调整,一般可以进行中等强度的间歇跑等,但要注意运动后的放松和拉伸,预防运动损伤。
(二)老年人
1.健康状况较好的老年人:如果老年人健康状况较好,早上跑步时要注意选择空气相对清新且温度适宜的时间段,避免在气温过低或过高时跑步。一般建议早上9点以后气温较为稳定时进行跑步,跑步强度以慢走交替慢跑为宜,每次跑步时间控制在30-60分钟。晚上跑步时,要注意场地的选择,避免在光线较暗或不平整的场地跑步,以防摔倒。跑步强度同样以低中等强度为主,同时要注意跑步前后的热身和放松活动,保障身体安全。
(三)特殊病史人群
1.有心血管疾病病史人群:这类人群在选择跑步时间时需要特别谨慎。早上跑步时,由于人体的交感神经兴奋较早,血压、心率在早上相对容易升高,对于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可能会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因此这类人群更适合晚上跑步,但要注意跑步前的准备活动要充分,跑步强度要严格控制在医生建议的范围内,一般以低强度的慢走或慢跑为主,且跑步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身体状况,如有不适要立即停止运动并就医。
2.有胃肠道疾病病史人群:对于有胃溃疡等胃肠道疾病的人群,早上空腹跑步可能会刺激胃肠道,加重不适症状。这类人群更适合晚上跑步,但要注意避免在饭后立即跑步,最好在饭后1-2小时后再进行跑步运动,跑步强度也不宜过大,以中等强度以下为宜,防止对胃肠道造成过大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