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期急性表现
婴儿喝水呛到气管和肺时,早期常出现剧烈且急促的咳嗽,此为机体试图排出异物的本能反应。同时可能伴随面色发红、口唇发紫,这是由于呛入异物后气道部分梗阻,影响氧气摄入,导致血液循环中氧含量下降所致,一般发生在喝水瞬间或随后较短时间内。
二、中期持续表现
若异物未及时排出,中期可出现呼吸急促,正常婴儿安静时呼吸频率约30~40次/分钟,呛咳后呼吸频率可能超过60次/分钟。还会伴有喘息声,胸部起伏不均匀,一侧胸部呼吸运动减弱,这是因为异物造成气道狭窄或堵塞,影响气体正常交换,该阶段持续时间因异物滞留情况而异。
三、后期严重表现
若异物长时间存留,后期可能引发肺部感染相关表现,如体温升高,多在38℃以上,同时出现精神萎靡、食欲减退,咳嗽症状加重且可伴有咳痰,肺部听诊能闻及异常啰音,此为异物刺激肺部组织引发炎症反应所致。
对于婴儿群体,尤其是吞咽协调能力尚未完善的低龄婴儿,家长喂养时需格外注意,应采取正确喂养姿势(如抱起婴儿呈45度倾斜),控制喂水速度,避免在婴儿哭闹时喂水。一旦发生呛咳,要及时采取正确急救措施并尽快送医,充分体现对婴儿安全护理的重视,考虑婴儿年龄小、吞咽功能不完善等特点,加强喂养过程中的安全监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