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立即阶段表现
婴儿吃东西呛到气管时,通常会迅速出现剧烈咳嗽,这是身体的保护性反射,试图将异物排出。同时可能伴有面部涨红、口唇青紫,因气道受阻导致氧气供应不足,此阶段需高度警惕异物阻塞气道的紧急情况。
二、短暂缓解阶段表现
部分婴儿在呛咳后可能出现短暂缓解,此时看似症状减轻,但实际上异物仍可能残留于气道内。随后可能再次出现阵发性咳嗽,且呼吸频率可能增快,家长需密切观察婴儿后续呼吸状态的变化。
三、肺部受累阶段表现
若异物进入肺部,会影响局部肺组织通气功能,可出现单侧呼吸音减弱的体征。同时,婴儿可能出现持续低热,这是由于异物引发局部肺组织炎症反应;还可能反复出现肺部感染表现,如咳嗽加重、咳痰、气促等,长期可影响婴儿的肺功能发育,需及时就医处理。
特殊人群(婴儿)注意事项
婴儿吞咽协调能力尚未完善,喂养时应采取正确姿势,如抱起呈45°倾斜位喂奶,避免平躺喂奶或喂食颗粒状、块状食物(如坚果、果冻等)。一旦发生呛咳,需立即采取海姆立克急救法(婴儿版:将婴儿面朝下,置于手臂上,用手掌根部用力拍打背部两肩胛骨之间),并尽快送医,以最大程度减少异物对婴儿气道及肺部的损伤,充分体现对婴儿安全护理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