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悸气短
心气不足者常出现心悸,即自觉心中悸动不安,活动后心悸症状多加重,同时伴有气短,表现为呼吸短促,说话时气息不连贯,气力不足,稍事活动则气短明显加剧。从中医脉象角度,可见脉虚无力,这是心气不足影响心脏搏动及气血运行的体现,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可能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调养不当更易出现心气不足相关心悸气短,成年人则可能因长期劳累、情志不调等引发;女性在经期、孕期等特殊生理阶段,气血相对不足,也更易出现此类症状。
二、自汗神疲
自汗是心气不足常见表现,表现为不因外界环境因素(如高温、运动等)影响而自然出汗,活动后自汗往往加重。同时伴有神疲乏力,患者自觉身体疲倦,精力匮乏,难以维持正常的体力活动和精神状态,生活中做事易感到力不从心。老年人由于脏腑功能衰退,心气渐弱,更易出现自汗神疲;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过度者,也易耗伤心气,引发此类症状。
三、其他伴随表现
心气不足还可能伴有面色淡白或萎黄,这是因为心气不足导致气血生化乏源,不能上荣于面所致。舌质表现为淡,脉象多呈现虚数之象。小儿心气不足时,除上述症状外,还可能出现发育迟缓、精神萎靡等表现,需格外关注其生长发育状态;有基础心脏疾病或慢性消耗性疾病的患者,心气不足症状可能更为突出,需结合原发病情况综合评估与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