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结核是一种发生于淋巴结的结核杆菌感染性疾病,其全称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简称结核菌。结核菌可以通过飞沫微滴或含菌尘埃传播,主要经呼吸道进入人体,肺部是感染结核菌的主要部位,但也可以累及全身各器官。
以下是关于淋巴结核的一些信息:
1.病因:
结核菌感染:主要由人型结核菌引起。少数地区因饮用未消毒的带菌牛奶或乳制品而发生牛型结核感染。
免疫力低下:全身或局部抵抗力减弱,是感染结核菌的重要因素。
2.症状:
淋巴结肿大:以颈部淋巴结结核最为常见,其次为腋窝、腹股沟淋巴结。
低热、盗汗、乏力、食欲不振:可有低热、盗汗、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
局部红肿疼痛:若局部形成冷脓肿,可出现局部红肿疼痛,但无波动感。
3.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注意休息,加强营养,适当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
抗结核药物治疗:常用的抗结核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治疗过程中需遵循早期、适量、联合、规律、全程的原则。
手术治疗:对于较大的冷脓肿,或已形成瘘管但经久不愈的窦道,可行手术切除。
需要注意的是,淋巴结核的诊断和治疗需要专业医生的指导。如果怀疑有淋巴结核,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结核菌素试验、结核菌涂片、胸部X线等,以明确诊断,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同时,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感染,按时服药,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