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妊娠合并高血压疾病

妊娠合并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以及慢性高血压。其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高危因素:

年龄≥40岁;

子痫前期病史;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慢性高血压;

糖尿病;

肾脏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

遗传性易栓症;

营养不良。

2.其他因素:

首次产检时BMI≥35kg/m2;

本次妊娠为多胎妊娠、首次妊娠、妊娠间隔时间≥10年以及孕早期收缩压≥130mmHg或舒张压≥80mmHg。

其主要症状有:

1.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2.蛋白尿:随机尿蛋白≥30mg或尿蛋白/肌酐比值≥0.3g/g或至少间隔6小时两次测量尿蛋白(+)。

3.水肿:体重异常增加(每周≥0.9kg),或全身体下水肿,且经休息后不消退。

其诊断主要依靠测量血压、尿蛋白以及相关检查,如血液检查、肝肾功能检查、心脏超声检查等。

其治疗方法包括:

1.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取左侧卧位,以增加子宫胎盘的血液供应。

2.饮食: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低碳水化合物的饮食,限制钠盐的摄入。

3.药物治疗:主要有降压药物、解痉药物、扩容药物、利尿药物等,具体用药需根据病情而定。

4.适时终止妊娠: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适时终止妊娠,以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安全。

妊娠合并高血压疾病对孕妇和胎儿都有较大的影响,可能会导致孕妇出现子痫、心脑血管意外、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严重威胁孕妇的生命安全;也可能会导致胎儿生长受限、早产、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等不良结局。因此,孕妇在孕期应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密切监测血压、尿蛋白等指标,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