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因分析
白带异常呈豆腐渣样且伴有瘙痒通常是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典型表现,主要由假丝酵母菌感染引起。假丝酵母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在全身及阴道局部细胞免疫能力下降时容易大量繁殖引发炎症。比如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会抑制乳酸杆菌生长,有利于假丝酵母菌繁殖;妊娠、糖尿病患者机体免疫力降低,阴道内糖原增加,酸度增高,也易滋生假丝酵母菌;穿紧身化纤内裤、肥胖使会阴局部温度与湿度增加,也为假丝酵母菌生长创造了条件。不同年龄人群中,育龄女性相对更易因上述各种因素导致感染,而儿童若卫生习惯不佳等也可能受感染,但相对少见。
二、症状表现
(一)白带特征
白带量增多,质地稠厚,呈白色豆腐渣样或凝乳样。这是因为假丝酵母菌感染后,阴道黏膜细胞受刺激,分泌异常增多且性状改变。
(二)瘙痒症状
外阴及阴道瘙痒明显,瘙痒程度轻重不一,有的患者瘙痒剧烈,常忍不住搔抓,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瘙痒部位主要在外阴、阴道口周围,夜间瘙痒往往会加重,这与夜间机体神经敏感度相对提高以及局部环境等因素有关。不同年龄段患者感受可能有差异,儿童患者可能因表述不清表现为不停搔抓外阴等行为。
三、诊断方法
(一)妇科检查
医生会进行妇科常规检查,观察外阴阴道的情况,可见外阴红肿,阴道黏膜充血,有白色膜状物附着,擦除后可见红肿黏膜面,有时还可见糜烂及浅表溃疡。
(二)实验室检查
1.阴道分泌物湿片检查:在显微镜下可见假丝酵母菌的芽生孢子和假菌丝,这是简便快速的诊断方法。对于儿童患者,操作时需更加轻柔谨慎,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2.阴道分泌物培养:若湿片检查阴性,但临床高度怀疑,可进行分泌物培养,能明确假丝酵母菌的菌种,不过培养时间相对较长。
四、治疗与干预
(一)一般治疗
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勤换内裤,用过的内裤、盆及毛巾等应用开水烫洗。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因为高血糖环境利于假丝酵母菌生长。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患者家长要注意其外阴清洁护理,选择宽松棉质内裤等;育龄女性要注意避免滥用抗生素等。
(二)药物治疗
局部用药可选用抗假丝酵母菌药物,如克霉唑制剂、咪康唑制剂等,放置于阴道深部。对于不能耐受局部用药、未婚女性及不宜采用局部用药者,可选用口服药物,如氟康唑等。但儿童患者一般不首选口服抗真菌药物,以局部治疗为主,且用药需格外谨慎,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严格控制药物剂量等。
五、预防措施
(一)注意个人卫生
保持外阴清洁,每天用清水清洗外阴,不要过度清洗阴道,以免破坏阴道正常菌群平衡。勤换内裤,内裤最好选择棉质、宽松的,洗涤后在阳光下晾晒,利用紫外线杀菌。
(二)合理用药
避免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必须使用时可同时补充益生菌等调节阴道菌群。糖尿病患者要积极控制血糖,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如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mmol/L,餐后血糖尽量控制在10.0mmol/L以下等,以降低假丝酵母菌感染风险。不同人群根据自身特点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儿童要养成良好卫生习惯,育龄女性要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