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性面瘫能用艾灸吗

周围性面瘫患者可以用艾灸治疗。艾灸具有温经通络、散寒祛湿、扶阳固脱等作用,对面瘫的恢复有一定的帮助。

以下是艾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具体方法:

1.温和灸:将艾条点燃后,放在距离面瘫部位约3-5厘米处,以局部感到温热但无灼痛感为宜,每次灸15-20分钟,每天1-2次。

2.隔姜灸:将鲜姜切成约2-3毫米厚的姜片,用牙签在姜片上扎一些小孔,然后将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艾炷,让其自燃成灰烬,更换艾炷再灸,每次灸3-5壮,每天1次。

需要注意的是,艾灸治疗只能作为辅助治疗方法,不能替代正规的医疗治疗。在进行艾灸治疗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质量好的艾条,避免使用劣质艾条。

2.艾灸时要注意防止烫伤,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

3.艾灸后要注意保暖,避免受风着凉。

4.如果面瘫症状加重或出现其他不适,应及时停止艾灸并就医。

此外,周围性面瘫的治疗还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针灸治疗等,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受风着凉,有助于面瘫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