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术后最危险的并发症

一、甲状腺术后最危险的并发症通常为术后出血

1.原因:手术操作中止血不彻底是术后出血最主要的原因。手术过程若未能妥善结扎血管或缝合创面,术后随着血压波动,原本未完全闭合的血管可能再次出血。此外,患者术后颈部活动过度,如剧烈咳嗽、频繁吞咽动作或颈部大幅度转动,可能导致伤口缝线松动、脱落,从而引发出血。同时,某些患者自身凝血功能异常,比如患有血液系统疾病,或术前正在服用抗凝药物未按要求停药,都会增加术后出血风险。从年龄角度看,老年患者血管弹性差,术后血压波动时更易出血;从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吸烟的患者血管脆性增加,术后出血几率也会上升。

2.临床表现:术后出血多发生在术后2448小时内。少量出血时,患者可能仅感觉颈部敷料渗血。随着出血量增加,颈部会迅速肿胀,患者出现颈部疼痛加剧、呼吸困难,严重时甚至可导致窒息。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烦躁不安、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如果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可危及生命。

3.处理措施:一旦发现患者颈部迅速肿胀、呼吸困难,应立即拆除缝线,敞开伤口,清除血肿,以缓解气管压迫。随后需紧急送往手术室,在严格无菌条件下重新止血。药物治疗方面,可使用氨甲环酸、酚磺乙胺等止血药物辅助止血。

4.预防方法:手术中,医生应严格规范操作,仔细止血,确保血管结扎牢固,创面缝合严密。术后要对患者进行妥善护理,嘱患者避免颈部过度活动,保持呼吸道通畅,积极预防和治疗咳嗽。对于有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术前应积极纠正凝血功能,调整抗凝药物使用。

二、特殊人群提示

1.老年患者: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下降,血管弹性较差,术后出血风险相对较高。术后应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尤其是血压变化,因为血压波动可能导致原本已止血的微小血管再次破裂出血。在护理过程中,要协助老年患者进行适当的颈部活动,避免其因自行活动过度导致伤口裂开出血。

2.儿童患者:儿童患者配合度较低,术后可能因哭闹、乱动导致颈部伤口受到牵拉。家长需安抚好孩子情绪,减少其颈部大幅度活动。由于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在使用止血药物时需格外谨慎,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避免药物对儿童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3.女性患者:女性患者术后可能因情绪波动较大,影响身体恢复,进而增加出血风险。家属及医护人员应给予更多心理关怀,帮助其保持情绪稳定。同时,女性在生理期时凝血功能可能出现波动,若手术时间临近生理期,应与医生充分沟通,评估手术风险。

4.有吸烟史患者:吸烟会使血管收缩、脆性增加,术后出血几率升高。建议有吸烟史的患者术前尽早戒烟,术后也应严格避免吸烟,以降低术后出血风险,促进伤口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