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是一种由人巨细胞病毒(humancytomegalovirus,HCMV)引起的全身性感染性疾病。HCMV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可通过性接触、输血、器官移植等多种途径传播。
一、病因
人巨细胞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DNA病毒。病毒的传播方式包括:
1.先天性感染:孕妇在妊娠期间初次感染HCMV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引起胎儿宫内生长迟缓、小头畸形、智力障碍等先天畸形。
2.围生期感染:孕妇在分娩过程中接触HCMV感染的分泌物或产道而感染新生儿。
3.产后感染:与患儿密切接触,经手或飞沫传播而感染。
二、症状
1.巨细胞病毒感染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常见的症状包括:
发热:可出现高热,体温可达39℃以上。
皮疹:可出现红色斑丘疹,多见于躯干部。
肝炎:可出现黄疸、肝功能异常。
肺炎:可出现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
脑炎:可出现头痛、呕吐、抽搐等症状。
2.此外,巨细胞病毒感染还可导致听力障碍、视力损害、生长发育迟缓等严重并发症。
三、治疗
1.对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更昔洛韦:是目前治疗巨细胞病毒感染的首选药物,可抑制病毒DNA聚合酶,阻止病毒复制。
缬更昔洛韦:是更昔洛韦的前体药物,口服吸收后在体内转化为更昔洛韦,抗病毒作用更强。
膦甲酸钠:可抑制病毒DNA聚合酶,对巨细胞病毒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对症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如退热、保肝、止咳化痰等。
2.此外,对于免疫功能缺陷的患者,如AIDS患者、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等,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治疗较为复杂,可能需要联合使用多种抗病毒药物,并加强免疫支持治疗。
四、预防
1.对于孕妇,应避免与巨细胞病毒感染者接触,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感染。
2.对于免疫功能缺陷的患者,应避免输血、器官移植等操作,避免感染巨细胞病毒。
3.对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患者,应注意隔离,避免传播给他人。
总之,巨细胞病毒感染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可导致多种严重并发症。对于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一般可自愈。但对于免疫功能缺陷的患者,如AIDS患者、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等,巨细胞病毒感染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对于免疫功能缺陷的患者,应密切监测病情,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