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旧性心梗是怎么回事

陈旧性心梗即陈旧性心肌梗死,是指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6个月以上,心肌梗死相关的症状已经消失,但存在愈合的疤痕,通常会导致心脏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以下是关于陈旧性心梗的相关信息:

1.病因:

主要原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腔狭窄或闭塞。

其他可能的病因包括冠状动脉栓塞、炎症、先天性畸形等。

2.症状:

多数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在劳累、情绪激动或剧烈运动时可能出现胸痛、胸闷等不适。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的症状。

3.诊断:

心电图检查:可发现陈旧性心梗的特征性改变,如ST段和T波异常。

心肌酶学检查:心肌梗死发生后,心肌酶水平会升高,但对于陈旧性心梗,酶学检查可能正常。

影像学检查:如心脏超声、冠状动脉造影等,可帮助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以及冠状动脉的情况。

4.治疗:

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等,以预防血栓形成、改善心肌缺血和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介入治疗:如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可开通狭窄的血管,改善心肌血供。

生活方式改变:包括戒烟、控制体重、适量运动、低盐低脂饮食等,有助于控制心血管风险。

5.预防:

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础疾病。

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控制体重、适量运动等。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心血管疾病。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

需要注意的是,陈旧性心梗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和管理,并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和评估治疗效果。如果出现胸痛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此外,对于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高危因素的人群,应提前进行预防和干预,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