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低密度脂蛋白偏高378的医学定义及所属病症
低密度脂蛋白(LDL-C,单位若为mg/dL时,378mg/dL换算为mmol/L约为9.77mmol/L,远高于正常参考值范围,正常成人低密度脂蛋白一般低于3.37mmol/L或130mg/dL)偏高属于高脂血症范畴。高脂血症是指血液中脂质成分异常升高,其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是重要表现,它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关键危险因素,可显著增加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二、低密度脂蛋白偏高的相关因素
(一)遗传因素
部分人群存在家族性高脂血症遗传倾向,由于基因缺陷导致脂质代谢异常,易出现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异常升高。
(二)生活方式因素
1.饮食方面:长期摄入高脂、高糖食物,如油炸食品、甜食、动物内脏等,会使体内脂质合成增加,导致低密度脂蛋白升高。2.运动方面:缺乏体育锻炼会影响脂质代谢,使脂质不易被消耗,进而促使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上升。
(三)疾病因素
某些疾病可干扰脂质代谢,如糖尿病患者因胰岛素分泌或作用异常,会影响脂蛋白代谢;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脂质清除减慢,也易出现低密度脂蛋白偏高。
三、低密度脂蛋白偏高的健康风险
低密度脂蛋白偏高会促使脂质在血管内皮下沉积,逐渐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使血管腔狭窄,影响血液正常流通,进而增加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如引发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死等严重疾病。
四、应对措施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生活方式干预
1.饮食调整:采用低脂饮食,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入,如多吃芹菜、苹果、燕麦等。2.增加运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运动可促进脂质代谢,帮助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
(二)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及青少年:需关注家族高脂血症遗传史,若有相关家族史,应从小培养健康生活方式,避免过早出现脂质代谢异常,定期监测血脂水平。2.老年人:老年人代谢功能减退,更易受低密度脂蛋白偏高影响,在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需更密切监测心血管相关指标,如血压、血糖等,综合管理健康状况。3.女性特殊时期:围绝经期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变化,脂质代谢易出现波动,更应注重生活方式调整,必要时在医生评估下考虑相关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