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结核性脑膜炎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脑膜和脊膜的非化脓性炎症性疾病。多见于3岁以内婴幼儿,约占60%。
其主要原因如下:
1.小儿对结核菌高度敏感:小儿呼吸道黏膜薄、毛细血管丰富,结核菌很容易通过飞沫微滴或尘埃进入肺泡,或通过淋巴、血液而播散全身。
2.结核菌容易传播:小儿时期患原发结核病者较多,如原发综合征、粟粒型肺结核等,血行播散时,结核菌可经蛛网膜下腔到达脑膜。
3.免疫功能不健全:小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免疫反应较差,易发生结核病,且病情重,尤其容易发生结脑。
4.抗结核药物应用不当:抗结核药物对结核菌虽有抑制作用,但不能消灭,不规则或不合理用药,结核菌易产生耐药性,使治疗失败。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早期表现为患儿精神状态改变,如原来比较安静的小儿变得烦躁好哭,或者本来活泼的小儿变得精神呆滞、不喜欢游戏。还可有低热、食欲减退、呕吐、睡眠不安、消瘦等表现。年长儿可自诉头痛,如果病情严重,小儿头痛呈持续性并加重,可能伴有呕吐,多为喷射性呕吐。部分小儿可出现抽搐,通常表现为全身性或局限性抽搐。
如果怀疑孩子有结核性脑膜炎,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医生一般会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以明确诊断。一旦确诊,需要及时进行抗结核治疗,常用的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链霉素等。同时,还需要进行对症治疗,如降颅压、抗癫痫等。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如果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大部分患儿可以治愈,但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会留下智力低下、脑积水、癫痫等后遗症。因此,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的身体状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