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在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神经痛,在头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发病骤发,骤停、闪电样、刀割样、烧灼样、顽固性、难以忍受的剧烈性疼痛。说话、洗脸、刷牙或微风拂面,甚至走路时都会导致阵发性时的剧烈疼痛。疼痛历时数秒或数分钟,疼痛呈周期性发作,发作间歇期同正常人一样。
病因:
1.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多数认为其病变在三叉神经的周围部分,即在三叉神经半月节感觉根内。根据显微外科和电镜观察,可能与小血管畸形、岩骨部位的骨质畸形等因素有关,而引起疼痛发作。
2.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常继发于局部感染、外伤、三叉神经所通过的骨孔狭窄、肿瘤、血管畸形、血液循环障碍等。
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卡马西平:对70%的患者止痛有效,但大约1/3的患者不能耐受其嗜睡、眩晕、消化道不适等副作用。开始每日2次,以后可每日3次。每日0.2~0.6g,分2~3次服用,每日极量1.2g。
苯妥英钠:疗效不及卡马西平。
2.神经阻滞疗法:
无水酒精注射疗法:无水酒精注入半月神经节,破坏感觉神经细胞,达到止痛效果。起效快,但是容易复发。
甘油注射疗法:将甘油缓慢性注入神经干周围,以破坏神经轴索,使神经变性,造成传导阻滞,以止痛。但可出现感觉减退。
3.射频电凝疗法:利用高温作用于神经节、神经干和神经根等部位,使其蛋白质凝固变性,从而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导。目前,射频热凝疗法在临床较广泛,热凝术的治疗效果良好,但并发症较多。
4.手术治疗:
三叉神经及半月神经节封闭术:手术通过注射的药物直接作用于三叉神经,以阻滞三叉神经的传导功能,从而达到止痛的效果。可用于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止痛。
半月神经节经皮射频热凝疗法:是一种安全、简单、患者易于接受的治疗方法,疗效可达90%。其理论依据是可选择性破坏三叉神经内的痛觉纤维,而保留触觉纤维。其方法是在X线或CT引导下将射频针电极插入半月神经节内,通电后逐渐加热至65—75℃,对靶点进行毁损,持续60秒。此法适用于因高龄、不能或拒绝开颅手术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