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痛是怎样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在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神经痛,在头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发病骤发,骤停、闪电样、刀割样、烧灼样、顽固性、难以忍受的剧烈性疼痛。说话、洗脸、刷牙或微风拂面,甚至走路时都会导致阵发性时的剧烈疼痛。疼痛历时数秒或数分钟,疼痛呈周期性发作,发作间歇期同正常人一样。

1.病因: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多数认为其病变在三叉神经的周围部分,即在三叉神经半月节感觉根内。

可能由于某种压迫或刺激三叉神经,引起面部神经分布区的疼痛,称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也有的认为病变在三叉神经的中枢部分,即脑桥三叉神经核丘脑及大脑皮质均可因周围病变刺激及中枢本身的伤害性刺激,而导致三叉神经痛。

2.症状:

疼痛发作前常无预兆,说来就来,说走就走,为阵发性、刀割样、烧灼样、电击样、刀割样或撕裂样的剧烈疼痛。

每次发作时间由数秒钟至1-2分钟后骤然停止,间歇期无任何症状,多数患者发作日趋频繁,也可有数周到数年的缓解期,但很少有自愈者。

疼痛发作常由说话、咀嚼、刷牙、洗脸等面部随意运动或触摸面部某一区域,包括唇、鼻、眉、眶、口腔内、舌等,即可引起疼痛的发作。

口角、鼻翼、颊部和舌部为敏感区,轻触这些部位可激发疼痛发作,这些敏感区称为扳机点或触发点。

3.诊断:

根据疼痛的部位、性质、发作情况和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一般诊断并不困难。

但要注意与牙痛、偏头痛、鼻窦炎或其他颅面部痛性疾病相鉴别。

必要时可行头颅CT或MRI等检查,以排除颅内病变。

4.治疗:

药物治疗:如卡马西平、苯妥英钠等。

神经阻滞或封闭疗法:如无水酒精注射、维生素B1、B12等。

射频电凝疗法:利用高温作用于神经节、神经干和神经根等部位,使其蛋白质凝固变性,从而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导。

手术治疗:如三叉神经感觉根部分切断术、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