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子宫颈炎是妇科常见疾病,多发生于生育年龄的妇女。老年人也有随阴道炎而发病的。慢性子宫颈炎的主要症状是阴道分泌物增多,呈黏液脓性,阴道分泌物的刺激可引起外阴瘙痒,伴有腰酸及下腹部坠痛。此外,常有下泌尿道症状,如尿急、尿频、尿痛。沙眼衣原体感染还可出现经量增多、经期延长、阴道不规则出血等症状。妇科检查可发现子宫颈呈糜烂样改变,或有黄色分泌物覆盖子宫颈口或从子宫颈口流出,也可表现为子宫颈息肉或子宫颈肥大。
其主要的病因是:
1.急性子宫颈炎未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病原体隐藏于子宫颈黏膜内形成慢性炎症。
2.由于分娩、流产或手术损伤子宫颈后,发生感染而导致慢性子宫颈炎。
3.阴道滴虫、霉菌、细菌、沙眼衣原体、淋病奈瑟菌等均可引起子宫颈炎。
4.雌激素水平下降,子宫颈黏膜皱襞减少,子宫颈黏液分泌减少,有利于细菌上行感染,引起子宫颈炎。
慢性子宫颈炎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症状、妇科检查及宫颈细胞学检查等。治疗方法主要有:
1.药物治疗:可选用抗生素局部上药,如磺胺类药、呋喃西林等。
2.物理治疗:包括激光、冷冻、微波等方法,适用于糜烂面积较大或炎症较深的病例。
3.手术治疗:如宫颈息肉切除术、宫颈锥形切除术等,适用于息肉较大、久治不愈的病例。
需要注意的是,慢性子宫颈炎患者应积极治疗,同时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不洁性生活,治疗期间应避免盆浴和游泳。此外,定期妇科检查也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子宫颈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