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观察随访
对于较小且无症状的生理性附件囊肿(如黄体囊肿等),若直径通常<5厘米,可定期通过超声监测囊肿变化,一般建议每1~3个月复查超声,观察囊肿是否自行消退。此情况多见于月经周期中出现的生理性改变,随着激素水平变化可能自然消失。
二、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当囊肿直径≥5~6厘米、持续存在不消退或怀疑为病理性赘生性囊肿时,需考虑手术干预。此外,若囊肿伴腹痛、腹胀等明显症状影响生活质量,也可考虑手术。
2.手术方式:包括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为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是常用术式;开腹手术则适用于复杂情况或腹腔镜手术难以完成的病例。手术中需根据患者年龄、生育需求等因素决定是否保留卵巢功能,如年轻有生育需求者尽量保留正常卵巢组织。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青春期女性:青春期女性出现附件囊肿时,需结合月经周期等情况判断囊肿性质,生理性囊肿相对多见,处理时需更谨慎,优先通过定期随访观察,若囊肿持续异常再考虑进一步处理。
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发现附件囊肿,需评估囊肿性质及对妊娠的影响。若为良性且无特殊不适,可在孕期密切随访,待分娩后再处理;若囊肿较大或怀疑恶性等情况,需由多学科团队评估后决定是否适时手术。
老年女性:老年女性发现附件囊肿时,需高度警惕恶性可能,应积极进行相关检查评估(如肿瘤标志物检测等),及时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以保障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