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血管病是一组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又叫脑血管意外、脑卒中或中风,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其主要分为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两类。
(一)出血性脑卒中
即脑出血或脑溢血,指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急性期病死率为30%至40%。常见病因有高血压、脑动脉硬化、颅内血管畸形等。
(二)缺血性脑卒中
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是由于脑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其发病率高于脑出血,占脑卒中总数的60%至70%。常见病因有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心房颤动等。
急性脑血管病的症状主要包括:
1.头痛、头晕:常为首发症状,多伴有恶心、呕吐。
2.口角歪斜、流涎:说话不清或失语。
3.肢体麻木、无力、偏瘫:多为单侧肢体受累。
4.意识障碍:轻者嗜睡,重者昏迷。
5.抽搐:可为局限性或全身性。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就医,争取在发病6小时内进行溶栓治疗,以挽救缺血半暗带,恢复脑功能。同时,要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误吸和窒息。
预防急性脑血管病的关键是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危险因素,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运动、保持心情舒畅等。此外,定期进行脑血管检查,如颈动脉超声、头颅CT等,也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脑血管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