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神经症不属于心脏病。心脏神经症是神经症的一种特殊类型,是由于精神心理问题或神经功能失调,引起的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的一组综合征。心脏神经症多发生于青壮年,20岁~40岁者最多,尤其是更年期妇女,也可见于高中级白领、空巢患病中老年人、心梗中风后患者。心脏神经症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时好时坏,常见的症状有:
1.心悸:自觉心脏搏动增强,有心慌感。
2.呼吸困难:主观感觉呼吸不畅或空气不够,有时需深呼吸或叹息性呼吸来缓解症状。
3.心前区疼痛:部位常不固定,可数秒或持续数小时的隐痛。
4.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多汗、手足发冷、双手震颤、尿频、大便次数增多或便秘等。
5.其他症状:乏力、头晕、头痛、脸红灼热感、失眠、多梦、焦虑、易激动、食欲缺乏等。
心脏神经症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其他相关检查,排除了心脏器质性病变后,方可诊断为心脏神经症。心脏神经症的治疗主要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等。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疗法、支持性心理治疗等,药物治疗主要是使用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的药物,如谷维素、维生素B1等,也可使用抗焦虑、抗抑郁药物。物理治疗包括生物反馈治疗、放松治疗等。
需要注意的是,心脏神经症的症状与心脏病的症状相似,但心脏神经症是功能性疾病,心脏本身无器质性病变。因此,在出现类似心脏病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以排除心脏病的可能。同时,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吸烟、饮酒等,有助于预防和缓解心脏神经症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