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
功效及科学依据:人参是著名的补气中药,《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称其“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人参含有多种人参皂苷等活性成分,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抗应激能力、调节神经系统功能等作用,能显著改善气虚患者的乏力、气短等症状,多项临床研究证实其在改善气虚体质者的体力和精力方面有确切效果。
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一般人群中气虚者适用,但实证、热证而正气不虚者忌服。老年人若存在气虚表现,如神疲乏力、动则气短等可适当选用,但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个体情况使用;对于儿童,若非明确有严重气虚且经专业医生评估,一般不建议自行使用人参,因为儿童体质与成人不同,随意使用可能会对其生长发育等产生不利影响;有高血压病史且属于肝阳上亢等实证情况的人群不宜服用人参,以免加重病情。
黄芪
功效及科学依据:黄芪是常用的补气药,《本草备要》记载黄芪“补气诸药之最,故名黄耆。补气固表”。其主要有效成分是黄芪多糖、黄酮类等,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等功效。临床研究发现,黄芪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对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均有调节作用,还能改善心功能,增加冠脉血流量等,常用于治疗脾气虚所致的倦怠乏力、食少便溏,肺气虚所致的气短喘促等,多项临床试验证实其在改善气虚相关病症方面疗效确切。
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脾气虚或肺气虚的人群适用,比如一些长期体质虚弱、容易感冒(属肺气虚卫表不固)的人可适当应用。但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内停、阴虚阳亢者忌服。老年人若有气虚表现且无上述禁忌证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比如一些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属于肺气虚者;对于儿童,同样需谨慎,若非有明确的气虚证且经医生诊断,不建议自行服用;有糖尿病的患者若属于气阴两虚等情况使用黄芪需在医生指导下,因为黄芪可能对血糖有一定影响,需监测血糖变化。
党参
功效及科学依据:党参也是补气的常用中药,《本草从新》记载党参“补中益气,和脾胃,除烦渴”。党参含党参多糖、党参苷等成分,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弱、气血两虚、体倦无力等症。药理研究表明党参能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还能调节胃肠运动,改善消化功能,临床应用中对于气虚引起的食欲不振、疲倦等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多项临床观察证实其补气效果显著且相对平和。
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脾胃气虚、气血不足的人群适用。老年人若有气虚表现如乏力、食欲不佳等可选用,但同样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个体体质情况用药;儿童方面,若有明确的气虚证且经中医辨证,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使用,不过要注意剂量等问题;对于有高血压的人群,若属于气阴两虚等情况使用党参需咨询医生,因为党参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对血压有一定影响,但一般相对较为安全。
白术
功效及科学依据:白术有补气健脾等功效,《本草纲目》记载白术“健脾,益胃,补肝,明目,治脾胃虚胀,学术怠惰,四肢无力”。白术主要含挥发油、多糖等成分,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等作用,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食少腹胀、倦怠乏力等症,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白术能促进胃肠蠕动,有抗溃疡、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临床用于脾气虚证的治疗效果较好,多项临床研究支持其补气健脾的功效。
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脾胃气虚、有湿滞的人群适用。老年人若有脾虚湿困表现如腹胀、便溏等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儿童一般不建议自行使用白术,除非有专业医生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辨证后使用;对于阴虚内热的人群不宜使用白术,因为白术性偏温燥,可能会加重阴虚症状;有高血压且属于阴虚阳亢等情况的人群也不宜使用白术。
山药
功效及科学依据:山药既是食物又是中药,《本草纲目》称其“益肾气,健脾胃”。山药含有多糖、氨基酸等成分,具有益气养阴、补脾肺肾的功效,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无力、食少便溏以及肺肾虚弱等症。其性平,适合多种体质的气虚者,现代研究表明山药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调节血糖,保护胃黏膜等,日常生活中也常被用于食疗来补气,作为药膳使用有较好的保健和辅助治疗气虚相关病症的作用。
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一般人群中气虚者均可食用,尤其适合脾胃气虚兼阴虚的人群。老年人可经常食用山药来保健补气,比如煮粥等;儿童也可以适当食用山药来健脾补气,但要注意适量;对于有湿热实邪的人群不宜食用山药,以免加重病情,比如一些体内有湿热导致腹胀、舌苔黄腻等情况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