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骨骨折怎么判断

一、病史与症状评估

1.明确外伤史:详细询问患者是否有鼻部受外力撞击的情况,如被拳击、车祸中面部撞击物体、摔倒时鼻部着地等。不同年龄段人群外伤原因有差异,儿童可能因玩耍时碰撞等导致鼻骨骨折,成年人则可能因职业、运动或意外事故等受伤。例如儿童在幼儿园或户外玩耍时与同伴碰撞鼻部,成年人在足球比赛中被球击中面部等。

2.观察局部症状

-疼痛与肿胀:鼻骨骨折后受伤部位通常会出现疼痛,疼痛程度因人而异,一般较为明显。同时,受伤侧鼻部会迅速出现肿胀,肿胀程度可因损伤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异,数小时内即可出现,婴幼儿由于皮肤、软组织相对较薄嫩,肿胀可能更为明显且发展较快。

-鼻出血:多数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鼻出血,这是因为鼻骨骨折常伴有鼻黏膜的损伤。但出血量一般不多,少数严重损伤时可能出血量较多。

-鼻部畸形:骨折处移位明显时,可出现鼻部畸形,如鼻梁偏斜、塌陷等。不同性别、年龄人群畸形表现可能有一定特点,例如儿童鼻骨相对柔软,骨折后畸形可能相对不典型,而成人鼻骨相对坚硬,畸形可能更易察觉。

二、体格检查

1.视诊

-观察鼻部外形,注意鼻梁是否对称,有无局部隆起或凹陷。可以从正面、侧面等多个角度进行观察,侧面观察时能更清晰地发现鼻梁是否有塌陷等情况。对于婴幼儿,由于鼻部结构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视诊时需更加仔细,对比双侧鼻翼、鼻背的外观是否对称。

-查看鼻孔形状,骨折可能导致鼻孔形状改变,如一侧鼻孔变小等。

2.触诊

-用手指轻触鼻骨周围,感受是否有骨擦感或异常活动。骨擦感是指用手指触摸鼻骨时,可感觉到骨折端相互摩擦的感觉,异常活动是指在正常不应活动的部位出现活动。触诊时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过度用力加重患者疼痛。对于儿童进行触诊时,要更加轻柔,避免引起患儿强烈抵触和哭闹。

-检查鼻部压痛情况,骨折部位通常有明显压痛,压痛最明显处往往是骨折的部位。

三、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鼻骨正侧位X线片是初步筛查鼻骨骨折的常用方法。正位片可观察鼻梁的整体形态及是否有骨折线等,侧位片能更清楚地显示鼻骨的前后移位等情况。但X线检查对于一些无明显错位的轻度骨折可能显示不够清晰,而且婴幼儿骨骼较薄,X线检查时需注意辐射剂量的合理控制。

2.CT检查

-高分辨率CT扫描是诊断鼻骨骨折的重要手段。CT可以更清晰、准确地显示鼻骨骨折的部位、骨折线的走行、骨折块的移位情况以及是否合并有鼻窦等其他部位的损伤。对于复杂的鼻骨骨折,CT能提供更详细的信息,有助于制定治疗方案。例如对于骨折块明显移位,累及多个鼻骨结构的情况,CT能精准显示。在儿童中,由于其鼻骨及周围结构的特殊性,CT检查能更好地明确骨折细节,为后续治疗提供准确依据,但要注意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以减少辐射对儿童生长发育的潜在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