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低血糖的症状
1.自主神经症状:主要由交感神经兴奋及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引起,表现为心悸、手抖、出汗、饥饿感明显,这是因为血糖降低刺激交感神经,促使机体释放肾上腺素等升糖激素,以尝试升高血糖,从而出现上述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的表现;
2.神经低血糖症状:是大脑缺乏葡萄糖供应导致的功能异常,初期可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钝,随着低血糖加重,会出现认知障碍、行为异常,如烦躁不安、易怒等,严重时可发生癫痫发作、昏迷,若低血糖持续时间过长,可能造成不可逆的脑损伤,影响神经系统功能。
二、低血糖的害处
1.短期危害:可引发心血管系统的应激反应,增加心律失常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同时,急性低血糖会导致大脑功能迅速受影响,若不能及时纠正,可能在短时间内造成脑功能损害;
2.长期危害:长期反复发生低血糖,会损害神经系统,影响记忆力、认知功能等,还会使患者对低血糖的感知能力下降,形成低血糖感知减退的恶性循环,增加跌倒等意外发生的概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甚至可能因严重低血糖危及生命。
三、特殊人群需注意的情况
儿童:低血糖对儿童脑发育影响较大,可能干扰正常的神经细胞代谢和发育过程,因此儿童发生低血糖时需尽快纠正,且在日常要注意合理饮食、规律作息,避免低血糖反复发生;
老年人:老年人低血糖症状可能不典型,有时仅表现为精神萎靡、嗜睡等,且老年人机体恢复能力较弱,低血糖后昏迷等情况恢复较慢,需密切监测血糖,调整降糖方案时要更加谨慎,防止发生严重低血糖事件;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需格外重视,应及时查找低血糖发生的原因,如降糖药物使用不当、饮食不规律等,调整降糖方案,同时在日常要加强血糖监测,了解自身血糖波动情况,预防低血糖的反复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