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见原因
(一)胃食管反流病
发病机制:正常情况下,食管下端的括约肌可防止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当该括约肌功能出现障碍时,胃内酸性内容物就容易反流至食管,刺激食管黏膜,从而产生灼烧感。例如,肥胖人群由于腹部压力较高,更容易出现胃食管反流;老年人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减退,也是胃食管反流病的高发人群之一。
年龄与性别因素:中老年人相对更易患胃食管反流病,性别方面并无明显的特异性差异,但女性在妊娠期间由于激素变化和子宫增大导致腹压增加,也较易出现胃食管反流相关的食道灼烧感。
(二)饮食因素
刺激性食物摄入:大量食用辛辣食物,如辣椒、花椒等,这些食物中的辣椒素等成分会刺激食管黏膜,引发灼烧感;过烫的食物会直接损伤食管黏膜,导致食道出现灼烧感。长期大量饮酒的人群,酒精会刺激食管和胃黏膜,增加食道灼烧感的发生风险。年轻人若经常暴饮暴食、食用过多刺激性食物,就容易出现这种情况;而长期有不良饮酒习惯的人群也较易受影响。
饮食过快过饱:进食速度过快或一次进食过多,会使胃内压力升高,容易导致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引起食道灼烧感。这种情况在各年龄段均可发生,尤其在饮食不规律的人群中更为常见。
(三)药物因素
某些药物的副作用:例如非甾体类抗炎药,像阿司匹林等,这类药物可能会损伤食管黏膜,引发食道灼烧感。老年人由于常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可能需要长期服用这类药物,需特别留意药物对食道的影响;儿童一般较少使用这类药物,但如果因病情需要使用,也应密切观察是否出现食道不适症状。
二、需要警惕的情况
(一)食管癌等严重疾病
食管癌的可能性:如果食道灼烧感长期不缓解,且伴有进行性吞咽困难、体重下降等症状,要高度警惕食管癌的可能。食管癌多见于中老年人,尤其是有长期吸烟、饮酒史的人群。年龄较大、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出现持续食道灼烧感且伴有上述伴随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胃镜等,以排除食管癌等严重疾病。
其他食管病变:如食管溃疡等,也可能导致食道灼烧感,并且可能会反复发作,需要通过相关检查明确诊断。
三、应对建议
(一)非药物干预
调整饮食:避免食用辛辣、过烫、刺激性食物,规律饮食,少食多餐。对于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还应注意避免餐后立即平卧,睡眠时可适当抬高床头,以减少夜间胃食管反流的发生。老年人调整饮食时要注意营养均衡,同时考虑到消化功能可能减退,应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儿童则要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食用不适合的刺激性食物。
生活方式调整:肥胖人群应适当减肥,以降低腹压,减少胃食管反流的发生风险。吸烟者应戒烟,饮酒者应限制饮酒量或戒酒。不同年龄段人群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相应的生活方式调整,例如中老年人可适当进行一些温和的运动,如散步等,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但要注意运动强度不宜过大。
(二)及时就医检查
若食道灼烧感频繁出现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进行相关检查,如胃镜、食管24小时pH监测等,以明确病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对于有高危因素的人群,如年龄较大、有不良生活习惯等,更应积极就医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潜在的严重疾病并进行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