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见原因
(一)运动相关
1.过度使用
-对于经常运动的人群,如长跑、篮球等爱好者,长时间、高强度的运动可能导致膝盖周围的肌肉、韧带等组织劳损。例如,跑步时膝关节反复屈伸,髌腱、股四头肌等结构不断受到牵拉,长期积累可能引起膝盖酸痛。研究表明,每周跑步里程超过一定量(如超过30公里)的人群,膝盖酸痛的发生率会明显增加。
-运动姿势不正确也会引发问题,比如跑步时膝盖内扣,会使膝关节受力不均衡,增加半月板、软骨等结构的损伤风险,进而导致膝盖酸痛。
2.急性损伤
-运动中突然的扭伤、撞击等可能造成膝盖损伤。例如打篮球时被绊倒,膝关节突然扭转,容易引起半月板撕裂或韧带拉伤,表现为膝盖突然的疼痛、肿胀,甚至活动受限。
(二)关节退变
1.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增长,膝关节软骨会逐渐发生退变。一般30岁以后,软骨的代谢开始出现变化,合成减少而分解增加。对于40岁以上的人群,膝关节退变是比较常见的情况,会出现膝盖酸痛,尤其在上下楼梯、长时间行走后症状加重。研究显示,60岁以上人群中,约半数存在不同程度的膝关节软骨退变相关的膝盖酸痛问题。
-女性在绝经后,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骨代谢发生变化,也会加速关节退变,增加膝盖酸痛的发生几率。
2.肥胖因素
-肥胖人群膝关节承受的压力比正常人更大,多余的体重会加重膝关节软骨的磨损和半月板的负担。例如,一个体重指数(BMI)超过30的肥胖者,膝关节所受压力是正常体重者的2-3倍,长期如此容易导致膝盖酸痛。
(三)疾病因素
1.膝关节炎症
-类风湿关节炎: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会累及膝关节,导致膝关节滑膜炎症。患者除了膝盖酸痛外,还可能出现关节肿胀、僵硬,尤其是早晨起床时症状明显,活动后可稍有缓解,但随着病情进展,关节功能会逐渐受限。实验室检查可见类风湿因子升高等异常。
-痛风性关节炎:当血尿酸水平升高时,尿酸盐结晶会沉积在膝关节等关节部位,引起急性炎症反应,导致膝盖突然剧烈疼痛,局部红肿热痛明显,疼痛程度较为剧烈,类似刀割样。
2.半月板损伤
-多发生于经常从事剧烈运动或有膝关节扭伤史的人群。半月板损伤后,患者会感到膝盖疼痛,尤其是在膝关节屈伸、旋转时疼痛加剧,部分患者可伴有弹响或卡顿现象。
二、不同人群特点及应对
(一)儿童
1.特点
-儿童膝盖酸痛可能与生长痛有关,多见于3-12岁儿童,通常在夜间发生,疼痛部位不固定,可能是膝关节周围。这是因为儿童骨骼生长迅速,而周围的肌肉、肌腱等生长相对较慢,导致牵拉引起疼痛。另外,儿童活泼好动,玩耍时的过度奔跑、跳跃等也可能导致膝盖软组织损伤而酸痛。
2.应对
-家长要注意观察儿童活动量,避免过度运动。可以通过热敷等方式缓解疼痛,热敷温度不宜过高,一般38-40℃为宜,每次15-20分钟。如果疼痛持续不缓解或伴有肿胀、活动受限等情况,应及时就医,排除是否有膝关节结构异常等问题。
(二)女性
1.特点
-女性在生理期前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影响关节,导致膝盖酸痛加重。另外,女性常穿高跟鞋,会改变膝关节的受力分布,长期穿着容易引起膝盖劳损和酸痛。绝经后的女性由于雌激素缺乏,关节退变加速,膝盖酸痛的发生率更高。
2.应对
-生理期前后要注意膝关节保暖,避免受凉。选择舒适的鞋子,避免长时间穿高跟鞋。绝经后的女性可以适当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预防骨质疏松,从而减轻关节退变带来的膝盖酸痛。同时,进行适当的膝关节康复锻炼,如股四头肌收缩训练等,但要注意运动强度适中。
(三)老年人
1.特点
-老年人膝关节退变普遍较为严重,除了膝盖酸痛外,可能还伴有膝关节畸形,如O型腿或X型腿,进一步影响膝关节功能,导致活动能力下降。另外,老年人常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这些疾病也可能影响膝关节的血液循环等,加重膝盖酸痛。
2.应对
-老年人应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游泳、平地慢走等,避免爬山、上下楼梯等加重膝关节负担的运动。可以使用辅助器具,如手杖等,减轻膝关节压力。定期进行膝关节的检查,及时发现关节问题并进行相应处理。如果膝盖酸痛严重影响生活,可在医生评估后考虑一些保守治疗方法,如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等,改善关节润滑,缓解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