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科做什么检查

一、胃镜检查

通过内镜经口腔进入食管、胃及十二指肠,直接观察黏膜病变,可发现溃疡、炎症、息肉、肿瘤等病变,还能取组织活检明确病理性质。适用于有上腹痛、反酸、吞咽困难等上消化道症状者,或需排查上消化道肿瘤等情况。对于老年人需评估心肺功能,儿童进行需谨慎评估并选择合适规格内镜。

二、结肠镜检查

经肛门插入内镜至结肠,观察结肠黏膜病变,可发现结肠息肉、炎症、溃疡、肿瘤等。适用于有下腹痛、腹泻、便血等下消化道症状者,或需排查结肠肿瘤等。检查前需充分肠道准备,老年人及体质虚弱者需关注肠道准备效果及检查中耐受情况,儿童检查需在专业评估后谨慎进行。

三、消化道钡餐造影

口服钡剂后行X线检查,观察食管、胃、小肠、结肠的形态、蠕动及排空情况。可用于排查食管静脉曲张、溃疡、肿瘤,以及了解胃肠道动力等情况。对不能耐受内镜检查者可作为替代,但诊断准确性相对内镜稍低,不同年龄人群检查时钡剂剂量等需合理调整。

四、实验室检查

(一)血常规

通过检测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指标,可了解有无贫血、感染等情况。如消化道出血时可能出现血红蛋白降低,肠道感染时白细胞可升高。不同年龄人群血常规正常参考值有差异,需结合年龄判断结果意义。

(二)粪便常规+潜血

检测粪便中有无红细胞、白细胞、寄生虫等,潜血试验可排查消化道出血(如溃疡、肿瘤等导致的隐性出血)。粪便采集需注意规范,不同年龄人群留取标本要求有别,儿童留取时需特别注意操作方法以保证结果准确。

五、腹部超声检查

利用超声波对腹部肝、胆、胰、脾、肾等器官进行检查,可观察器官形态、大小、结构及有无占位、结石、积液等病变。对胆囊结石、肝脏囊肿等诊断有重要价值,检查时需根据年龄调整检查体位等,儿童检查时需安抚配合。

六、碳13或碳14呼气试验

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通过患者呼出气体中标记物含量判断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该菌与胃炎、消化性溃疡等密切相关。儿童进行碳14呼气试验需注意年龄禁忌,优先选择碳13呼气试验等更适合儿童的检测方法。

七、CT及MRI检查

(一)CT检查

利用X线断层成像,能清晰显示腹腔内肝脏、胰腺、脾脏、肾脏等器官的形态、结构及有无占位性病变、肿瘤转移等情况。对于判断腹部实质性器官病变的性质、范围等有重要作用,不同年龄人群辐射剂量需合理控制,儿童检查需严格权衡辐射风险与诊断需求。

(二)MRI检查

利用磁共振原理成像,对软组织分辨力高,可更清晰显示胰腺、胆道系统等病变,尤其适用于某些对辐射敏感或需更精确软组织成像的情况。检查时需注意体内有无金属植入物等禁忌情况,不同年龄人群检查时的配合及安全要求需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