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影响消化功能
吃饭太快时,食物未经充分咀嚼,会增加胃肠道的消化负担。因为咀嚼不充分的食物进入胃后,胃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去研磨和消化这些较大的食物颗粒,可能导致胃排空延迟。例如,有研究表明,正常充分咀嚼后吞咽的食物,胃排空时间大约在2-4小时,而吃饭太快、食物咀嚼不充分时,胃排空时间可能延长至4-6小时甚至更久,长期如此可能引起消化不良、腹胀、腹痛等症状。对于儿童来说,他们的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吃饭太快更容易出现消化不良问题,影响营养的吸收,进而影响生长发育。
二、增加肥胖风险
进食速度过快会使大脑还未及时接收到饱腹信号,导致摄入食物量超过身体实际需要。当吃饭太快时,大脑感知饱足的神经传导需要一定时间,等大脑发出饱腹信号时,往往已经吃多了。有研究发现,吃饭速度快的人比吃饭速度慢的人更容易超重或肥胖。这是因为快速进食会让身体不能准确感知饱腹感,从而摄入过多热量。而且,吃饭太快还可能影响身体的代谢功能,导致新陈代谢紊乱,进一步增加肥胖的发生几率。女性如果长期吃饭太快,由于生理结构和激素水平等因素,相对更容易积累脂肪,增加肥胖相关疾病的风险。
三、增加胃部疾病风险
长期吃饭太快,粗糙的食物容易损伤胃黏膜。因为未经充分咀嚼的食物带着较多尖锐的颗粒状物质进入胃内,会反复摩擦胃黏膜,使胃黏膜受损,长期以往可能引发胃炎、胃溃疡等胃部疾病。例如,一些胃镜检查发现,经常吃饭太快的人群中,患胃炎的比例明显高于吃饭细嚼慢咽的人群。对于有胃部基础病史的人群,如本身就有慢性胃炎的患者,吃饭太快会加重胃黏膜的损伤,导致病情反复发作,难以痊愈。
四、影响营养吸收
食物没有充分咀嚼,其中的营养成分不能被充分释放出来,人体就难以有效地吸收这些营养物质。比如,蔬菜中的膳食纤维需要充分咀嚼才能更好地被肠道消化吸收,吃饭太快会使膳食纤维不能被充分利用,影响肠道健康和其他营养物质的吸收。老年人由于消化功能逐渐衰退,吃饭太快时营养吸收不良的问题会更加突出,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出现身体虚弱、免疫力下降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