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性黄疸和生理性黄疸的区别和联系如下:
1.胆红素生成过多:
红细胞破坏过多:同族免疫性溶血、感染、红细胞酶缺陷、红细胞形态异常、血红蛋白病等。
胆红素生成过多:血红蛋白病、红细胞增多症、血管外溶血、同族免疫性溶血等。
肠肝循环增加:先天性肠道闭锁、先天性幽门肥厚、巨结肠、饥饿、喂养延迟等。
其他:母乳喂养、窒息、缺氧、酸中毒、头颅血肿等。
2.肝脏胆红素代谢障碍:
胆红素摄取障碍:Gilbert综合征、Crigler-Najjar综合征等。
胆红素结合障碍:先天性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缺乏症、半乳糖血症等。
胆红素排泄障碍:新生儿肝炎、先天性胆道闭锁等。
3.胆汁排泄障碍: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胆道闭锁等。
胆管受压:胆管结石、胆管炎、胰头癌等。
药物:磺胺药、水杨酸盐、吲哚美辛、毛花苷丙等。
4.其他:
遗传代谢性疾病:如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半乳糖血症等。
宫内感染:TORCH感染等。
胆红素脑病:严重的高胆红素血症可导致胆红素脑病,对神经系统造成损害。
病理性黄疸和生理性黄疸的联系:
1.生理性黄疸可发展为病理性黄疸:如果胆红素生成过多、肝脏胆红素代谢障碍、胆汁排泄障碍等因素持续存在,生理性黄疸可能发展为病理性黄疸。
2.病理性黄疸可伴有生理性黄疸:某些疾病导致的病理性黄疸,如溶血性疾病,可能同时伴有胆红素生成过多,出现生理性黄疸的表现。
需要注意的是,病理性黄疸和生理性黄疸的区别和联系较为复杂,需要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和处理。如果怀疑宝宝有黄疸,应及时就医,进行胆红素测定等检查,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