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其常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子宫收缩乏力:

(1)全身性因素:产妇精神过度紧张、体质虚弱、合并慢性全身性疾病等。

(2)产科因素:子宫过度膨胀(如羊水过多、多胎妊娠)、子宫肌纤维发育不良(如子宫畸形)等。

(3)药物因素:临产后过多使用镇静剂、麻醉剂。

2.胎盘因素:

(1)胎盘滞留:胎盘部分剥离、胎盘嵌顿、胎盘粘连、胎盘植入等。

(2)胎盘胎膜残留:多因子宫蜕膜发育不良或胎盘附着面过大引起。

3.软产道裂伤:

(1)软产道裂伤发生在胎儿娩出之前,多因难产、急产所致。

(2)软产道裂伤发生在胎儿娩出之后,多因胎儿过大、手术助产、产后过早性生活等引起。

4.凝血功能障碍:

(1)产妇患有某些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

(2)某些病理产科情况,如死胎、滞产、羊水栓塞等,可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引起凝血功能障碍。

对于产后出血的治疗,应根据出血的原因和病情的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措施,包括加强宫缩、及时娩出胎盘、处理软产道裂伤、纠正凝血功能障碍等。同时,在产后应密切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和出血量,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