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乳头瘤病毒(HPV)是一种具有种属特异性的嗜上皮病毒,属双链闭环的小DNA病毒,包含约8000个碱基对。
其主要感染区域为皮肤、黏膜的复层鳞状上皮,性接触为其主要传播途径。不同型别的HPV感染可导致不同临床表现,根据侵犯的组织部位不同可分为:
1.皮肤低危型:包括HPV-2、4、7、10、12、15等型别,与寻常疣、扁平疣、跖疣等相关;
2.皮肤高危型:包括HPV-5、8、14、17、20、36、38等型别,与疣状表皮发育不良有关,有可能进展为皮肤癌;
3.黏膜低危型:如HPV-6、11、13、32、34等型别,常引起外生殖器湿疣等良性病变包括宫颈上皮内低度病变(CINⅠ);
4.黏膜高危型:包括HPV-16、18、30、31、35、39等型别,与宫颈癌、直肠癌、口腔癌、扁桃体癌等相关。
皮肤或黏膜的HPV感染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可潜伏在棘层细胞内,当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时,潜伏的病毒可被激活,HPV可长出疣体。长出疣体后,容易与尖锐湿疣、扁平湿疣等疾病相混淆,需要到皮肤科进行相关的检查和治疗。
尽管HPV感染较为普遍,但大部分感染可在短期内自然清除,机体通过自身免疫系统使病毒逐渐清除,尤其是低危型别HPV更容易被机体清除。然而,高危型别HPV的持续感染可导致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发生。因此,对于HPV感染的预防和早期诊断、治疗非常重要。
预防HPV感染主要包括以下措施:
1.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生殖器的清洁干燥;
2.注意性生活卫生,避免多个性伴侣;
3.及时接种HPV疫苗,可有效预防HPV感染;
4.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总之,HPV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疾病,通过了解HPV的相关知识,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治疗HPV感染。同时,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也是预防宫颈癌的重要措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