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合适的口罩
1.医用外科口罩:能阻挡70%的细菌,对于普通公众在非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使用较为合适。其外层有阻水作用,可防止飞沫进入口罩里面;中层有过滤作用,可阻隔90%以上直径5μm的颗粒;内层贴近口鼻,用以吸湿。
2.N95口罩:能阻挡95%的细菌,防护效果相对更好。适合在人员密集场所、医院等环境使用。但N95口罩密合性强,呼吸阻力较大,长时间佩戴可能导致呼吸不畅,对于心肺功能较差的人群,如老年人、患有心肺疾病的人群,需谨慎选择,若使用应密切关注身体状况。
二、正确佩戴口罩步骤
1.洗手:佩戴口罩前务必洗手,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以去除手上的细菌和病毒,避免佩戴过程中污染口罩。这对于经常接触公共物品的人群尤为重要,如上班族、学生等,他们的手可能沾染各种病原体。
2.区分口罩上下、内外:一般口罩颜色深的一面为外,有金属条的一端为上。部分口罩可能有标识,应仔细辨别。若佩戴错误,口罩的防护效果会大打折扣。
3.展开口罩:将口罩充分展开,覆盖口、鼻、下颌。确保口罩与面部紧密贴合,不留缝隙。特别是对于面部轮廓差异较大的不同性别和年龄段人群,要调整口罩至合适状态,如儿童面部较小,需选择合适尺寸口罩并调整佩戴方式,保证防护效果。
4.按压金属条:用双手食指沿鼻梁金属条,由中间至两边,慢慢向内按压,直至紧贴鼻梁。这样能有效防止空气从鼻梁两侧泄漏,提高口罩的防护性能。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脸型小,应选择儿童专用口罩,不要使用成人口罩代替。儿童佩戴口罩过程中,家长要密切观察,防止因口罩佩戴不适出现抵触情绪或意外情况,如口罩滑落堵塞口鼻等。若儿童出现呼吸急促、皮肤过敏等症状,应立即停止佩戴并咨询医生。
2.老年人及患有心肺疾病等慢性疾病人群:由于此类人群心肺功能相对较弱,佩戴防护级别高、呼吸阻力大的口罩可能导致呼吸困难。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医生指导下选择相对舒适、呼吸阻力较小但仍有一定防护效果的口罩,如医用外科口罩。佩戴过程中若感觉不适,应及时取下口罩,休息并观察,必要时就医。
3.孕妇:孕妇身体较为特殊,佩戴口罩时要注意选择材质舒适、透气性好的口罩,避免因长时间佩戴不舒适口罩引起头晕、恶心等不适。同时,佩戴过程中要关注自身呼吸状况,如有异常及时调整或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