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穿孔怎么治疗

耳穿孔可由外伤或病变导致,外伤性耳穿孔可自愈,若3个月后仍未愈合,需进行鼓膜修补术;中耳炎等病变导致的耳穿孔,需进行耳内手术。

耳穿孔系耳部受外伤,或炎症刺激导致鼓膜穿孔。鼓膜是中耳的一侧门户,由它把外耳和中耳隔开。

外伤性耳穿孔由耳部受到直接或间接的外力作用所致。常见的原因有:

1.直接或间接的外力作用于耳部,如爆炸伤、挖耳损伤、外耳道异物等。

2.医源性损伤,如取外耳道耵聍、冲洗中耳、耳内注药等操作不当。

3.颞骨骨折累及中耳。

外伤性鼓膜穿孔后,患者可突发耳部疼痛、听力下降、耳鸣,少量出血和耳内闷塞感。检查时可见外耳道有血迹,鼓膜穿孔,穿孔边缘有少量血迹,外耳道有时可见异物。

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治疗方法主要有:

1.清除外耳道存留的异物、凝血块等。

2.避免患耳进水,禁止滴耳。

3.大多数外伤性鼓膜穿孔可于3~4周内自行愈合。若穿孔较大、经久不愈,可在伤后3个月行鼓膜修补术。

中耳炎、中耳胆脂瘤等病变可破坏鼓膜,导致鼓膜穿孔。除了导致耳痛、听力下降外,还可能伴有耳部流脓。

治疗方法主要是根据病变的严重程度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包括鼓室成形术、乳突改良根治术等。

此外,无论何种原因导致的耳穿孔,在穿孔愈合期间,都应保持外耳道清洁干燥,避免感冒及用力擤鼻涕,同时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如果出现耳穿孔,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