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胃蛋白酶原分型及功能
胃蛋白酶原主要分为胃蛋白酶原Ⅰ(PGⅠ)和胃蛋白酶原Ⅱ(PGⅡ),PGⅠ主要由胃底腺的主细胞和颈黏液细胞分泌,主要反映胃底和胃体部黏膜的功能状态;PGⅡ由胃底腺、幽门腺、贲门腺和十二指肠近端黏膜的腺体分泌,与胃黏膜的分泌功能及胃十二指肠黏膜的损伤有关。
二、参考值范围
血清PGⅠ正常参考值约为60~240ng/mL,PGⅡ正常参考值约为0~15ng/mL,PGⅠ/PGⅡ(P/G)比值正常参考值约为3~6,不同检测方法参考值略有差异,以实验室报告为准。
三、临床意义
(一)PGⅠ降低
常见于萎缩性胃炎、胃上皮化生、胃黏膜上皮异型增生、胃切除术后等情况,因这些状况会影响胃底腺主细胞和颈黏液细胞的分泌功能。
(二)PGⅡ升高
可见于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刺激胃黏膜腺体分泌增加。
(三)P/G比值异常
P/G比值降低对萎缩性胃炎的诊断价值较高,P/G比值<3时提示胃底腺黏膜萎缩可能性大;P/G比值升高常见于浅表性胃炎等情况。
四、特殊人群考虑
老年人:因胃黏膜萎缩发生率较高,需关注胃蛋白酶原检测,以便早期发现胃黏膜病变。
长期幽门螺杆菌感染人群:定期检测胃蛋白酶原有助于早期察觉胃黏膜病变,及时干预。
儿童:一般较少涉及胃蛋白酶原检测,但若有特殊胃肠道疾病病史,需结合具体病情与生长发育情况综合评估该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