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黏液腺囊肿
1.成因:多因轻微外伤致唾液腺导管破裂,唾液外流进入组织间隙所致。比如进食时咬伤嘴唇内侧,导致小唾液腺导管受损,唾液潴留形成凸起肉包。
2.特点:常见于下唇内侧,呈半透明、浅蓝色的小泡,质地软而有弹性。各年龄段均可发生,无明显性别差异,经常咬唇等不良生活方式人群易患。
二、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
1.成因:与长期咀嚼槟榔、吸烟、饮酒等因素有关。槟榔中的化学物质可引起口腔黏膜下纤维组织增生,进而出现黏膜下的条索状或凸起病变。
2.特点:早期可能表现为黏膜下的小凸起,伴有黏膜粗糙、口干、进食灼痛等症状。多见于有长期咀嚼槟榔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无明显性别差异,不同年龄均可发病,但长期咀嚼槟榔者更易患病。
三、乳头状瘤
1.成因: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口腔局部的慢性刺激也可能诱发。比如口腔内有锐利牙尖长期摩擦刺激黏膜,促使乳头状瘤形成。
2.特点:表现为黏膜表面的乳头状突起,质地较硬。各年龄段均可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有口腔局部刺激因素的人群易患。
四、口腔癌
1.成因:与长期吸烟、饮酒、嚼槟榔、口腔卫生不良、紫外线照射、病毒感染等多种因素相关。例如长期大量吸烟的人群,烟草中的致癌物质可诱发口腔癌前病变或直接导致癌变,出现口腔内的异常凸起。
2.特点:早期可能表现为口腔内经久不愈的溃疡、斑块或凸起,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疼痛、出血、张口困难等症状。多见于中老年人群,男性发病略多于女性,有上述不良生活方式及危险因素的人群患病风险高。
当发现嘴唇内侧有凸起肉包时,应及时就医,通过详细的口腔检查、必要的病理活检等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于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咀嚼槟榔、吸烟、饮酒等,应积极纠正不良习惯,以降低相关疾病的发生风险。同时,要注意保持口腔卫生,定期进行口腔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