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鼻部疾病相关原因
(一)鼻腔炎症
1.急性鼻炎: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如鼻病毒、流感病毒等。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更容易受到病毒侵袭引发急性鼻炎,导致鼻腔黏膜充血、肿胀,引起鼻子不通气。成人在劳累、受凉等免疫力下降时也易发病。
2.慢性鼻炎:包括慢性单纯性鼻炎和慢性肥厚性鼻炎。慢性单纯性鼻炎常因急性鼻炎反复发作、鼻腔用药不当等引起,鼻腔黏膜肿胀,呈间歇性、交替性鼻塞;慢性肥厚性鼻炎多由慢性单纯性鼻炎发展而来,鼻腔黏膜和骨质增生肥厚,鼻塞多为持续性。
3.过敏性鼻炎: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后,机体发生免疫反应,鼻腔黏膜水肿、分泌物增多,出现鼻痒、打喷嚏、鼻塞等症状,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或常年性发作特点,在过敏体质人群中较为常见,不同年龄的过敏体质者均可发病。
(二)鼻腔结构异常
1.鼻中隔偏曲:多为先天性发育异常或外伤导致鼻中隔形态异常。鼻中隔向一侧或两侧偏曲,或局部突起,会影响鼻腔通气,严重时可导致长期鼻子不通气,且可能伴有头痛等症状,各年龄段均可发生。
2.鼻息肉: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炎症、过敏等因素有关。鼻息肉逐渐增大堵塞鼻腔,引起持续性鼻塞,还可能伴有流涕、嗅觉减退等症状,常见于成年人,儿童相对少见但也有发生可能。
二、邻近器官疾病影响
(一)鼻窦疾病
1.鼻窦炎:急性鼻窦炎多由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细菌感染是常见病因,可导致鼻窦黏膜充血、肿胀、分泌物增多,引起鼻子不通气,同时伴有脓涕、头痛等症状;慢性鼻窦炎常因急性鼻窦炎治疗不彻底迁延而来,也会出现鼻塞、流涕、嗅觉减退等症状,各年龄段均可能患病。
2.腺样体肥大:多见于儿童,腺样体因炎症反复刺激发生病理性增生肥大,堵塞后鼻孔及咽鼓管咽口,引起鼻塞、张口呼吸、睡眠打鼾等症状,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生活质量。
三、全身因素相关原因
(一)内分泌疾病
1.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机体代谢减慢,可引起鼻腔黏膜水肿,导致鼻子不通气,同时伴有乏力、怕冷、体重增加等全身症状,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多见于成年人。
2.妊娠期鼻炎:女性妊娠期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可导致鼻腔黏膜水肿、充血,出现鼻塞等症状,一般在分娩后可缓解,主要发生在妊娠期女性。
(二)其他全身疾病
1.免疫功能低下:如艾滋病患者等免疫功能严重受损人群,由于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反复发生鼻腔感染,导致鼻子不通气,这类人群各年龄段均有,取决于基础疾病情况。
2.药物性因素: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可能引起鼻腔黏膜水肿,导致鼻塞,如长期使用血管收缩剂类滴鼻药等,各年龄段均可能因用药不当出现此类情况。